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赴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之际,指出,中南要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团结合作的引领者、中非友好的传承者。

中方高度重视对南非的关系,坚定支持对方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不畏强权霸道,守望相助,推动中南关系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砥砺前行。

南非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非洲国家,连续13年成为中国在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非洲投资存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做大做强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科技创新、能源转型等领域合作,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两国人民。

南非乌班图思想倡导“仁爱、共享”,同中国儒家“仁民爱物、天下大同”理念不谋而合。两国人文交流全方位、多层次、机制化发展优势,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有力促进民心相通,使两国友好薪火相传。

结合材料,运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说明中南两国是如何成为同行者、引领者、传承者。
2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经济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     )
2023-12-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31 中国的外交

3 . 春华秋实、十载有成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各国人民走向携手同心共护家园、共享繁荣的美好未来贡献中国方案。十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世界凝聚团结合作共识,汇聚应对挑战合力,展现出引领时代的思想伟力。

中国坚持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发展,为各国各方共享中国大市场提供更多机遇。中国开创性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展会,实施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以自身的现代化建设几乎再造一个相当于现有发达国家规模总和的市场。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同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1个自贸协定。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更好实现中国和其他国家利益融合。

1.(多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下列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选项中,符合“尚和合”的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是(     
A.推崇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美美与共
B.重视并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C.奉行“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义利原则
D.强调和衷共济共同面对全球治理困境
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凸显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情怀。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从中国人民到全人类,理念升华背后体现的思维方法是(     
A.综合思维B.类比思维C.聚合思维
3.十年来,中国审时度势提出“三大全球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
(1)(多选)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召开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等,广泛开展双多边政党交流合作活动。政党交流活动的成功开展有助于中国共产党(     )
A.与其他国家政党建成友党关系
B.以政党外交加深国家间的交往
C.行使构建有利的国际环境的职能
D.打造有利的条件促进共同发展
(2)哥伦比亚贸易、工业和旅游部副部长索拉娅·巴尔加斯在最近的讲话中表示哥政府对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态度积极。据悉,哥伦比亚是一个单一制国家,在决定是否加入“一带一路”倡议问题上,该国(     )
A.中央政府可以直接决定加入
B.地方政府可以独立身份加入
C.总统可以全权决定该国加入
4.结合材料,从“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与“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角度,论述中国方案何以能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要求:
(1)综合所学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举措以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逻辑一致,论述逻辑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支持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的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400字左右。
2023-12-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质量调研政治试卷
4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成为全球主要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一大批互利共赢项目成功落地;经贸合作不断扩展,沿线国家、地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沿线国家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增长快于全球平均水平。这突出表明(       
①中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②中国主张得到国际社会一致认可
③全球化对世界各国是机遇也是挑战
④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 . 赓续改革精神、奋进新的征程

近年来,福建黄柏乡倒流水村党支部贯彻落实“党建引领+乡贤助力+文化传承”发展路径,助力乡村呈现振兴新风貌,2021年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4250元。

黄柏乡积极筑牢基层组织战斗“堡垒”,选拔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队伍,成立新一届的村两委班子,先后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水改厕、道路拓宽等10余个项目,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农户为主体,通过“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把“产地”开设到村里,把“就业”送到家门。采用入股、租赁等形式将群众零散、闲置的土地流转至合作社,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等形式,拓展增收渠道。

黄柏乡党支部,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以招商引资的理念做好乡贤回引工作。返乡乡贤带动资源、资金、人才等上山下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黄柏乡把红色文化产业作为乡村发展的重大契机和宣传载体,在三里洋自然村建立了山里洋革命纪念馆,进一步促进红色文化与其他业态、产品的融合,提升红色旅游综合吸引力。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永续发展,必须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以下对总书记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A.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就能实现永续发展
B.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永续发展
C.只有实现永续发展,才能抓好生态文明
2.黄柏乡采用入股、租赁等形式将群众零散、闲置的土地流转至合作社,拓展了增收渠道。这表明(     
A.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巩固了农村集体经济
B.农村土地所有权改变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促进了分配制度的完善
D.农村土地流转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3.(多选)自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深入开展。若黄柏乡要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党支部书记汇报提纲可以(     
A.“宣讲红色文化增信心”B.“组织观看3.15晚会”
C.“为民办事服务践初心”D.“挖掘党史素材促发展”
4.(多选)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据此,以下表述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是(     
A.中国始终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B.人类命运共同体没有超越社会制度差异、意识形态差异和价值观念分歧
C.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D.中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始终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5.综合学科内容,从新发展理念和党的领导角度,论述基层党组织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要求:
(1)综合运用学科内容概括基层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做法,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案例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2023-12-0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中欧班列被誉为“钢铁驼队”,自开通以来始终驰而不息、一路畅通,受到越来越多沿线国家的青睐。截至2023年上半年,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已超过7.3万列,发送货物690万标准箱。中欧班列运送的不仅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中国坚持与世界各国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更有中国与沿线国家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决心。材料说明我国(     
①在维护他国利益的同时,兼顾本国合理关切
②主导世界多极化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沿线各国经济发展
④坚持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09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三)文综试题(全国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年前,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创造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在历史转折关头为世界发展指明了方向。

材料二   十年来,中国扎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安全倡议、文明倡议,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签署共建命运共同体战略协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连续六年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并多次被写入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

材料三   近年来,一些西方政客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视为中国“改变国际规则”的意识形态工具,指责中国破坏了“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西方政客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
(1)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
(2)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2023-12-09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8 . “一带一路”筑牢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   2023年7月12日,武汉纺织大学20余名来自摩洛哥、津巴布韦、孟加拉等国的国际学院学生,在学院老师举领下,来到东湖高新区黄龙山社区实地参观学习,了解中国社区治理及便民服务情况。留学生吴萨玛说:“闫大妈(居委会主任)人缘非常好,绝大多数居民都认识她,她每天的工作又多又杂,负责的事务包罗万象,一会儿帮楼下的煎饼摊收拾,一会儿处理微信群里的家长里短……”闫大妈还告诉他:“在中国,居委会主任不是什么官,而是代表了一种制度,一种基层治理模式。大家选我并不等于说社区的事我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开会让居民协商、一起拿主意,很多事情都是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我只是在里面协调组织一下。”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帮助吴萨玛理解“在中国,居委会主任从来不是什么官,而是代表了一种制度,一种基层治理模式”。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10年来,“一带一路”通过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使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为沿线发展中国家长远发展赋能;“一带一路”以多边体系推动国际金融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融资难题;“一带一路”相关投资和就业机会帮助沿线国家和地区2940万人摆脱贫困,为沿线国家减贫脱贫找到出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是如何一步步建设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的。

材料三   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是重庆为满足自贸区发展需求,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陆海新通道建设和重庆高水平开放,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设立的审判机关。

该法院自成立以来,以制度创新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创新涉外商事纠纷“一站式”解决机制,聚焦区位特点建立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法律查明与适用机制,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发挥理论与实务部门各自优势,设立的内陆开放法律研究中心确保数据平台科学实用;下一步,将在加强平台建设夯实机制运用硬件基础的同时,加强机制运用,提升域外法准确适用能力,扩大中国司法的国际影响力,发挥司法裁判规则的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和完善国际规则。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与法治》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重庆两江新区法院的制度创新对于提升我市高水平开放的意义
9 . 2023年7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发表致辞表示:“我们要以这次大运会为契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谱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大运会不仅是体育健儿拼搏竞技的赛场,也是各国综合国力较量的舞台
②各国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比赛旨在展示其国家良好的国际形象
③大运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体育领域的一次生动实践
④我们要以体育促团结,为国际社会汇聚正能量,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3年7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致贺信。习近平主席指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同国际社会一道,持续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走深走实。这表明我国(       
①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②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③合作共赢的战略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④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