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马克思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胚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①社会形态的更替由生产力状况所决定       
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尖锐冲突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定会适合生产力状况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 . 在一百多年来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不断书写出人类进步事业的崭新篇章。这启示我们(     
①回看走过的路,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认识
②比较别人的路,与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发展进程同步
③远眺前行的路,从经验出发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坚定自己的路,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抚今追昔,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理由。(答出两点即可。)
4 .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用铁一般的事实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10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这启示我们要(     
①不走回头路,敢于否定自己曾走过的路
②比较别人的路,立足于国外的发展模式
③回看走过的路,更加坚定中国道路自信
④远眺前行的路,始终不渝走好自己的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10更新 | 196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统一练习(六)政治试题
5 .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开辟了一条属于中国但又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①拓展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②遵循了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的规律
③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④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6 .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其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剥削的程度B.生产力的水平
C.生产关系的性质D.人的发展状况
7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至少证明两点: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能力继续驾驭它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要求摆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适应它的生产关系。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尖锐冲突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定会适合生产力状况       
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11更新 | 7660次组卷 | 48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的两权分离,到现在的农村土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这一改革(     
①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是从根本上变革所有权,使生产力充满生机和活力
③遵循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没有矛盾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借鉴苏联经验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据此可以推出(     
①社会形态决定着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长期性、复杂性
③生产关系的孕育需要依靠一定的物质条件
④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