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现代化是造福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没有唯一的模板或解决方案。基于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条件,适合本国国情且满足人民需求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之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在人类历史上,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给当今世界带来了积极深远的影响。这表明(     
①历史、文化与经济条件的不同决定着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不同
②中国式现代化为渴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国家树立了典范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最适合人类发展的先进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1更新 | 2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2 . 读下图: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第三新文明的设想”、毛泽东“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到习近平“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深刻昭示(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并具有中国特色
②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③各国历史的多样性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反映出来
④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著名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是基于对俄国农村公社的特征、现状、前景及其同资本主义社会的互动关系的分析,提出俄国等具有自身特殊性的东方国家,在维持和发展自身独立性和独特文明的基础上,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痛苦但又可以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直接走向更高级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新社会形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一设想主张以和平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反对阶级斗争
②资本主义制度因为其无法克服的矛盾而必然走向崩溃
③世界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
④在揭露资本主义弊端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合理设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312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内会见中越两国青年和友好人士代表时指出,中越两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壮大取得辉煌成就。我们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携手走好各自社会主义道路,共同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由此可见(    
科学社会主义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焕发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82—2023年国务院机构数量变化。四个主要国家GDP总量变化对比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持续推进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意义。
2024-02-2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与拓展,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西方国家在通过现代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西方文明之后,却也进入了更加难以名状、蒙昧昏暗的“后现代”时代:金融危机、两极分化、阶层割裂、环境污染、精神空虚、种族歧视、宗教冲突、政争党争、对外掠夺等。西方现代化的种种弊端进一步佐证了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
①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②基本矛盾尖锐化的趋势不可避免
③国家上层建筑无法对经济实行调节             ④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已丧失了空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①独辟蹊径地改变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③通过理论与实践创新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④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普适的模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已经完全解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1-0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3年8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文章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国情不同,现代化途径也会不同”,“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行稳致远(     )
①是人类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最佳蓝本
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
④为奋力实现中国梦提供了“路线图”和“方法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12-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分科诊断模拟联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入低谷。美国学者弗西斯·福山曾发表标《历史的终结》一文,认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共产主义运动的终结,所有国家的历史发展只有一条可走的路: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山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客观事实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


运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相识,分析说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并不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终结,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历史进化的终点”
2023-12-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习近平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的民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回看走过的路,牢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并才能发展中国
②比较别人的路,根据先进国家发展模式不断完善深化制度改革
③走好自己的路,坚持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④远眺前行的路,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