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他强调:“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该论断表明(     
①不同文明的斗争性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
②不同文明的对立统一构成了世界文明的特征
③不同文明包容共存符合全球文明的发展规律
④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可改变各国的固有联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2023年12月2日,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科学分析当今世界大势,并指出“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今天,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①价值追求和根本归宿都在于世界人民
②具有“达则兼善天下”的品德和胸怀
③为其他国家发展现代化提供普适性经验
④是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以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A.是通过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发展B.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C.是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D.能解放生产力以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
4 .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领导人民向着奋斗目标坚定前行,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展示了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和美好前景,实践充分表明: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下列能够佐证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立足实践,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使科学社会主义多国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回顾历史,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主题。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④佐证了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根植于中国的国情和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人类现代化史上最亮丽的风景线。中国式现代化(     
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②印证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③大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④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作出新贡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对内启动改革,对外实行开放,从而在改革与开放的互动中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作出了中国贡献。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结合材料,说明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曾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这种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中国所选择,意味着它合乎中国社会的迫切需要,其中必然包含着文化上的需要。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然深深地打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和烙印。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首先要让马克思“说汉语”。这种语言层面的转换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而是以中国人所特有的言说方式去解读马克思主义,即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式诠释,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并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让马克思‘说汉语’”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100~150 字左右。
2023-11-0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9 . 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这启示我们(     
①回看走过的路,在世界大变局中科学把握和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②比较别人的路,照搬他国发展模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③远眺前行的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
④坚定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11更新 | 1107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从期盼"第三新文明”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昭示(     

   

①第三新文明的设想为推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贡献了最佳道路
②各国历史的多样性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反映出来的
③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力量
④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26更新 | 7682次组卷 | 54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