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协的主题和职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材料一   新时代十年,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制造业是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最重要的要素。但制造业的特性决定了要消耗较多的能源资源、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欧美等发达国家主要是向他国转移污染较大的产业,牺牲他国环境来维持本国经济增长。我国没有复制这种发展路径,而是通过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行动,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2022年10月27日,联合国环境署指出,若是不采取额外行动,全球将无法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

材料二 天津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近年来,市人大审议通过《天津市环境教育条例》《天津市生态文明教育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市委委托市政协开展专项民主监督,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出实招、献良策;市政府强化环保执法监管,依法治污,不断提升环境治理效能。

材料三   2021年夏天,“短鼻家族”15头亚洲象从云南西双版纳北移南归引发全球关注,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某班学习小组给“亚洲象”的概念下定义如下:

甲同学:亚洲象是一群可爱的网红萌宠,憨态可掬的它们一度成了“热榜霸主”。

乙同学:亚洲象不同于非洲象,只有雄性野象才有突出的象牙,雌性野象没有突出的象牙。


(1)有人认为,我国应降低制造业比重,稳步减少碳排放,为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作出贡献。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评析该观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天津市为实现绿色发展所做的努力蕴含的道理。
(3)结合材料三,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你是否认同甲、乙两名同学给“亚洲象”下的定义,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3-02-17更新 | 35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测试政治试题

2 . 为充分发挥好人民政协职能职责,2022年某县政协实施“三步走”工作措施,力争在新起点、新征程、新目标上取得新作为。

工作谋划“跨前一步”

按照“党政点题、政协解题”的形式,围绕全县工作大局科学谋划工作任务.县政协年初制定的工作要点、协商计划在呈报县委研究通过后,稳步推进各项调研考察、协商议事、民主监督等工作,并及时形成报告呈报县委决策参考。

自身建设“更严一步”

着力打造活力、和谐、创新、智慧、书香的政协队伍,推动政协委员整体履职能力和水平得到新提升,激活一池“春水”。

机制创新“加深一步”

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平台,形成“1+N”协商模式,按照“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立议”的原则,灵活采取“请进来”会议协商、“走出去”现场协商,把协商搬到基层、搬到群众身边。


该县政协“三步走”措施彰显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加以分析。

3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我国立足自身发展需求的重大战略选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材料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历史演进。1987年的“沿海发展战略”使经济运行由国内循环扩大到国际循环;198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我国首提“立足国内需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国际大循环的里程碑;2006年国际大循环的思路转向国内外循环相协调;2020年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推进双循环相互促进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一抹亮色。

注:内循环就是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形成循环。外循环就是参与国际产业链的供给和需求形成循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阐释我国确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性。

材料二   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要进一步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通过挖掘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以“内循环”支撑“外循环”,以“外循环”带动“内循环”,内外循环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2)有人认为,只要牢牢把握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就能实现中国经济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结合材料二,请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撰写一篇小论文对以上观点进行评析。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合乎逻辑;②学科用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00字左右。

材料三   2020年5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在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济发展“双循环”战略,是党中央基于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的新命题。

2020年9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北京与有关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就相关党派团体今年开展的“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调研成果进行协商。在座谈会上,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纷纷建真言、谋良策,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众多重要、有益的参考。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双循环”战略部署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