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协的主题和职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7月12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协商会。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找准人民政协履职方向和着力重点。要广泛凝聚思想共识,宣传阐释好“千万工程”的经验启示和蕴含的科学方法,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要围绕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和农民反映的实际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要立足本职发挥作用,努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多做增进民生福祉的实事好事,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人民政协为什么能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此背景下,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新增“环境资源界”。

据悉,环境资源界85名委员大部分是来自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水务、城市规划、海洋、林业、地质、化学、古生物、建筑、气象、交通、法学等多个领域的一线领导和权威专家,参会前,他们通过定期走访、结对联系、调查研究等方式深入界别群众,个人提案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参会中他们发挥党派界别集体智慧优势,从专业视角共商生态文明大计,形成高质量的界别提案……

界别是政协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最显著的特色,也是政协履职的主要依托。环境资源界别的设立使该领域的履职力量更加集中、更加有力,新界别为新一届全国政协注入新鲜气息,不断增强了我国政协制度的效能,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全国政协为什么要及时新增“环境资源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23年起,全国政协的34个界别中首次出现了“环境资源界”这一界别。新设的环境资源界别有85人,是人数较多的界别,其成员包括环境资源领域的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这是全国政协首次设立环境资源界别,也是自1993年八届全国政协增设经济界别以来,首次增加新的界别。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转变,设立环境资源界别,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国情民意。环境资源界别的设立也将使该领域的履职力量更加集中、更加有力。

政协的界别是参加政协的各个党派、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人士在人民政协组织中的具体划分形式,也是政协会议的组织形式,其设置是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调整和完善的。全国政协的界别,除了按党派、人民团体、民族、宗教信仰等划分,一个重要类型是以行业为基础划分的社会各界,如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教育、农业等界别,新增的环境资源界别即属于此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政协新设环境资源界别的重要意义。
2023-04-05更新 | 129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2023届高三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养育了无数炎黄子孙。但同时黄河治理是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重大难题。为治理黄河,党中央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战略决策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分别在2019年9月18日、2021年10月22日,在郑州、济南主持召开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座谈会,为黄河保护立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2021年12月、2022年6月,黄河保护法草案先后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2022年9月4日至7日,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调研组一行深入河南安阳、洛阳等地,详细了解大运河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情况,认真听取小浪底建设、调水、调沙、防汛情况汇报,就黄河保护法立法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组强调,要高标准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黄河保护治理的政策、机制、制度予以立法确认,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1)结合材料,说明黄河流域的治理是如何体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
(2)结合科学立法的内涵,分析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调研组就黄河保护法立法开展调研的依据。
(3)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需多方协作履职和共同努力,假如你是政协委员,请就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成为常态。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直达决策层,转化为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

材料一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办公厅采取拓宽留言渠道、着力提质增效、强化跟踪督办等一系列务实举措,高质量推进两会代表委员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和回应工作。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充分采纳全国两会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补充修改92处,从近70万字的两会简报中,梳理出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直接修改意见297条,摘录代表委员意见建议496条,转有关部门办理回应106条,较往年稳定增加。

材料二   提案是履行人民政协职能的重要方式。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董恒宇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草原生态,作为十多年来持续关注的议政课题。他生在草原、长在草原,对广表草原无比眷恋。在牧区调研时,发现我国90%左右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区域沙尘暴频发的实际情况。于是向全国政协提出《关于建立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提案》,希望保护草原生态,建立保护长效机制。全国政协经过论证将该提案列为重点调研提案,组织多次专项调研后将提案提交国务院。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投入343亿元,主要用于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等,这一举措拓宽了牧民增收渠道,提升了牧民的草原保护意识,推动了草原生态建设。这些反映社情民意、蕴含真知灼见的高质量提案,将进一步提高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国务院充分采纳全国人大代表意见和建议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提案是如何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出台,国家监察委员会、地方各级监察员会的成立及开展工作,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工作人员监察全覆盖,扩大了监督范围,补齐行政监察范围过窄的短板,也赋予中国特色监察体系以法律的名分,真正把所有公权力都关进制度的“笼子”。有人担心,监察委员会成立之后,会不会将所有权力集于一身,成为一个“超级机构”。对此,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杨晓度表示,监察委员会不是一个超级的权力机构,做的大量工作是日常“拉拉袖子,提个醒”的工作,是监督的工作。两千多年前,古罗马作家尤维纳利斯曾提出一个问题:谁来监督监督者?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请你回答尤维纳利斯之问。
2020-04-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