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协的主题和职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此背景下,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新增“环境资源界”。

据悉,环境资源界85名委员大部分是来自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水务、城市规划、海洋、林业、地质、化学、古生物、建筑、气象、交通、法学等多个领域的一线领导和权威专家,参会前,他们通过定期走访、结对联系、调查研究等方式深入界别群众,个人提案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参会中他们发挥党派界别集体智慧优势,从专业视角共商生态文明大计,形成高质量的界别提案……

界别是政协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最显著的特色,也是政协履职的主要依托。环境资源界别的设立使该领域的履职力量更加集中、更加有力,新界别为新一届全国政协注入新鲜气息,不断增强了我国政协制度的效能,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全国政协为什么要及时新增“环境资源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23年起,全国政协的34个界别中首次出现了“环境资源界”这一界别。新设的环境资源界别有85人,是人数较多的界别,其成员包括环境资源领域的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这是全国政协首次设立环境资源界别,也是自1993年八届全国政协增设经济界别以来,首次增加新的界别。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转变,设立环境资源界别,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国情民意。环境资源界别的设立也将使该领域的履职力量更加集中、更加有力。

政协的界别是参加政协的各个党派、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人士在人民政协组织中的具体划分形式,也是政协会议的组织形式,其设置是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调整和完善的。全国政协的界别,除了按党派、人民团体、民族、宗教信仰等划分,一个重要类型是以行业为基础划分的社会各界,如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教育、农业等界别,新增的环境资源界别即属于此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政协新设环境资源界别的重要意义。
2023-04-05更新 | 1302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5 人民当家作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县委书记在全县党代会上讲话指出:巩固全县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惠及全县人民,这是我们县委一定要力抓到底的工作重点。全县各级各类机关都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同心协力,发奋图强,握准方向、科学依法决策、高效行政、精诚参政,带领全县人民握紧一个拳头,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战果,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让全县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假如你是县委书记,你怎样带领全县各部门握紧一个拳头巩固全县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
2022-07-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成为常态。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直达决策层,转化为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

材料一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办公厅采取拓宽留言渠道、着力提质增效、强化跟踪督办等一系列务实举措,高质量推进两会代表委员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和回应工作。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充分采纳全国两会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补充修改92处,从近70万字的两会简报中,梳理出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直接修改意见297条,摘录代表委员意见建议496条,转有关部门办理回应106条,较往年稳定增加。

材料二   提案是履行人民政协职能的重要方式。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董恒宇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草原生态,作为十多年来持续关注的议政课题。他生在草原、长在草原,对广表草原无比眷恋。在牧区调研时,发现我国90%左右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区域沙尘暴频发的实际情况。于是向全国政协提出《关于建立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提案》,希望保护草原生态,建立保护长效机制。全国政协经过论证将该提案列为重点调研提案,组织多次专项调研后将提案提交国务院。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投入343亿元,主要用于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等,这一举措拓宽了牧民增收渠道,提升了牧民的草原保护意识,推动了草原生态建设。这些反映社情民意、蕴含真知灼见的高质量提案,将进一步提高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国务院充分采纳全国人大代表意见和建议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提案是如何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
2022-05-27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部分全国政协委员深入西部进行调研,在十三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议案。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318号提案

题目:关于“十四五”时期加强巩固我国西部地区脱贫成果的提案

内容(节选):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2020年底我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新挑战,加上基础弱、底子薄,西部地区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加大,亟须国家层面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将加强巩固西部地区脱贫成果纳入“十四五”规划,保障资金投入。

二、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西部地区发展条件。加快西部地区对外通道建设,降低高速铁路建设地方出资比例,并安排预算内投资建设。

……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提案建议对巩固西部脱贫成果的积极影响。
(2)据中国政协网信息,该提案被评为“好提案”。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提案“好”在何处。
2022-02-1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工市积极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补齐各种“短板”。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赴各地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调研,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努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难谈会,与会人员纷纷围绕主题建言献策。某村为抓好乡村治理,增强村民的主体意识,探索村民自治管理模式,制定大家认可的《村规民约》,打造乡村“微法典”;建立老人协会参与环境卫生监督、绿化养护管理的机制,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材料二:“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关乎乡村全面振兴和宜居生态环境建设。共享需要共建,推动垃圾分类有赖于全民参与,有赖于全社会日积月累的行动。


(1)“实施乡村振兴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请结合材料一并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说明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公民应如何参与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作贡献?
2019-08-30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