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22-23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

2022年以来,安徽某市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将领导干部专题述法工作纳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通过丰富和拓展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形式和途径,科学编制立法计划,制定并实施了全省首部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从法治层面为该市各类市场主体活动提供了“硬核”护航;通过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保持全省前列;持续深化司法改革,坚持公平正义,践行司法为民,该市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续提升……该市强化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谋划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为推动该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1)结合材料,分析该市的良法善治举措是如何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
(2)推进法治社会建设,青年学生人人有责。请运用“全民守法”的知识,就青年学生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力量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2024-03-30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级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思想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备案审查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宪法法律监督制度,是指人大常委会对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对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依法予以处理、纠正或者撤销。2017年以来,公民、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超过2.1万件。2023年备案审查工作报告披露了多起典型案例,如判定全面禁燃烟花爆竹的地方性法规不合法,某地通告对涉罪人员近亲属在受教育、就业、社保等方面的权利进行限制违背罪责自负原则等,受到广泛关注。

同时,由于相关制度规定过于分散,且相对原则,不易操作,难以满足审查实践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202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出台,这是我国首次以具有立法性质的决定形式,对备案审查作出专门规范。该决定围绕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将散落在宪法、立法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中的备案审查条款集中在一起,并对原则化的规定做出进一步细化。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体育法》的修订实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适应新形势需要和人民群众期待的重要的立法举措,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体育领域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提升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障,标志着我国体育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做好新时代体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加强体育法治建设指明了前行方向。

近年来,体育法修订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除了体育业内人士,体育工作和体育法治建设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关心的热点问题,多届代表都曾提出过关于修订体育法的建议、议案。2021年10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此次修订是体育法自1995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和第三次修改。历经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多次正式审议后,几易其稿终于出台。

此次修法亮点,极具亮色的是“强化全民健身”“坚决反对兴奋剂”“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加强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和赛事活动监管”“每年8月8日为国家体育节”等方面的修法努力。诸如如何保障体教融合从而有效应对青少年体质下降、如何监管大量涌现的群众性商业赛事活动等问题,都立足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实际和更为清晰的法治答案回应人民关切。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制定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做到科学立法的。
(2)我国修订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意义。
2024-03-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二大联考(8月)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法治建设贯通起来、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融合起来,增强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自觉。要坚持德治浸润与法治约束相结合。价值观建设的一条重要规律是德法兼治。既大力选树先进典型、讲好模范故事,同时也对突破底线的行为坚决抵制、依法惩处,让爱国主义精神广泛弘扬、蔚然成风。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各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包括仪式礼仪、重大纪念活动、传统和现代节日的实践养成等。要把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结合起来,搭建更多人们乐于便于参与的平台载体,增强仪式感体验感,引导人们在亲身体验、沉浸参与中厚植家国情怀。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中“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如何用法治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2024-02-14更新 | 53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3单元全面依法治国03 单元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4日,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江西省召开立法工作会议,省委书记尹弘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法治江西建设水平,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法治保障。

尹弘指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维护法治统一的宪法原则,始终坚持立法为民,确保地方立法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坚持科学立法,突出完善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相统一的制度机制。要坚持民主立法,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进一步健全民主立法的机制和平台,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联络站等,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广泛凝聚立法共识。要坚持依法立法,遵循宪法原则和精神,严格精准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充分体现合宪性、合法性要求。要坚持把立法同普法、法律监督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加大宪法和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说明江西省如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法治保障。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规定,明确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人民解放军、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学校等各自的职责范围,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教育、文化旅游等各部门应该及时制止,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责令及时消除影响,并由司法机关依照有关法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有人认为,推进科学立法就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1-22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我国首部流域性法律,长江保护法填补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流域立法方面的空白。长江保护法明确了中央各部门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职责,规定了严格、全面的政府管理责任,为长江流域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和绿色发展等提供了全方位法律保障。

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与公安、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和地方水利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更加顺畅,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配合、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禁捕、加强水生生物保护系列措施,为水生生物高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为保护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和恢复长江母亲河生机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保护长江生态不是一省一市的事情,跨区域生态环境执法协作实现常态化,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局面正在形成。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述凝聚法治力量对推进长江生态环境治理的作用。
2023-12-27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一政治寒假精品课(统编版必修3):第13讲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和国家历来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制止食品浪费,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以下简称《反食品浪费法》)。下图是该法出台过程中的大事记。

《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该法对政府及部门职责、各类主体责任、激励和约束措施、法律责任等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从而为制止餐饮浪费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反食品浪费,立法仅仅是第一步,还需要主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等共同努力,严格执行,才能显现成效。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说明该法出台过程的依据。
(2)《反食品浪费法》的公布实施对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何重要意义?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强化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适应新形势需要和满足人民群众期待的重要的立法举措。

材料一   2017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议案,建议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2020年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公布并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多次审议,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严密的制度、严格的标准、严厉的问责,构建了权责明确、保护有效、利用规范的个人信息处理和保护制度规则。

材料二   S先生两年来无法正常进出其居住的小区,只能“蹭脸”跟随其他业主进出小区,原因是小区物业安装的门禁需要“刷脸”,而S先生担心自己的信息被泄露,没有备案。S先生向小区物业讨要说法,小区物业给出的解释是少数应服从多数,由此双方产生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公共场所“收集的个人图像、身份识别信息”作出严格限定,明确处理人脸信息,应当履行告知义务,征得对方同意。在这起因小区强制“刷脸”而引发的纠纷中,业主有权通过其他便捷的验证方式出入小区,即便是99%的住户支持“刷脸”进出小区,也不能忽视1%的不同声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
2023-08-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面对社会治理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和挑战,我国扩大了地方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既要监督地方立法,又要促进地方立法。推进备案审查工作不仅可以对违背上位法的规定进行纠正,还可以支持地方开展地方立法探索,从而推动有关方面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案例1

某省物业管理条例规定“按时缴纳 物业费等相关费用”是小区业主参选业主委员会的前提条件之一。A 市居民对此提出审查建议,认为这与民法典和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相抵触。接到审查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即启动审查程序,并进行了回应:经过审查,以业主未按时缴纳物业费限制业主参选业主委员会,缺乏上位法依据,不符合立法原意和法治精神,制定机关应对相关规定进行修改。

案例2

针对非机动车事故发生率、伤亡率高,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的新情况,B市出台了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该市居民提出审查建议,认为条例中对于驾驶无号牌非机动车行为的处罚力度超出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处罚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启动审查程序并作出结论:该规定是地方人大基于管理需要对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的回应,既符合法律的原则和精神,又一定程度补足了法律规定的滞后。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为什么既要维护法治统一,又要鼓励地方创造性开展地方立法工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