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编纂民法典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任务。基于民法内容体系非常庞大和我国国情,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了“两步走”的民法典编纂工作计划,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8年8月民法典分则编纂工作全面展开,2019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在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论证会、听证会和研讨会等,邀请了不同领域的法学家、全国人大代表、司法实务等部门参加,并将草案在网上公布,征求社会意见。从规定履行合同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到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再到制定高空坠物侵权责任分摊规则等,民法典草案努力回应时代需要。大到规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到规制霸座行为、禁止高利放贷;从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活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到具体条文要求赡养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民法典草案用一个个法条映照出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民法典的编纂是如何通过立良法而谋善治的。

2 . 为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理念,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制定和修改国家重要法律时,法律草案初审稿以及二审稿,都要向公众征求意见,让公众有更多的机会发表看法。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等10多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近10万公众提出20多万条意见,对法律的修改和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阐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法律向公众征求意见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简要分析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22-08-06更新 | 753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铁路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蔡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实现公民权利保障的法治化,并提出编纂民法典的立法任务;2016年6月至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到基层进行实地调研;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9年8月23日,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新增多个内容,包括明确人格权范围、重新定义隐私权、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等。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的民事权利保障迎来了一个全新时代。


结合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和通过,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就如何实现科学立法提出可行性建议。
2022-08-03更新 | 8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释放“中国之治”最强信号,“国家治理”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的重要关键词之一,全会明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更好发挥法治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6 . 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习近平指出,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蔓延。要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加强对相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处理,定分止争。要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结合材料并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1-08-25更新 | 990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有的法律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司法不规范、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部分公民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意识不强。


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解决好材料中的问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民法典的编纂工作高度重视,慎之又慎。从1954年首次起草民法典算起,中国的民法典编纂之路已经走了整整66年。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的立法任务。2015年3月,第五次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启动,直至2020年两会,民法典顺利出炉,正式诞生。民法典立法适应发展、与时俱进。立法机关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现行规定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对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坚持立法为民,立法问计于民,草案经过多次审议,公开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达102万条,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立法体系化、科学化,使现行民法制度成为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协调一致的法律系统。

材料二   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民法典专业术语很多,要加强解读。民法典共7编1260条、10万多字,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立法机关在民法典诞生过程中是如何作为的。

(2)结合材料二,请你为民法典怎样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提两条建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成就斐然,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立法工作的三大成就:一是从1954年宪法规定的高度集权的一级立法体制,逐步地发展成统一的、分层级的、多类别的立法体制;二是建立相对完善的立法程序;三是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截至2018年8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67件,行政法规756件,地方性法规12000多件,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

法治改革方案由党中央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委员会)统一审议决策,重大改革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决定,确保党中央对法治改革、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着眼于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着力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强化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等,办成了一批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办成的大事难事。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
(2)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请你为全民守法提出三条要求。
2021-07-08更新 | 155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临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改革开放40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

2018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所盼所需,进一步加快推进民生领域立法。如,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是一部保证实现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专门法律;通过的电子商务法历经四次审议、三次公开征求意见,充分听取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消费者的意见,并对大数据“杀熟”、搭售等行为作出明确规范,有效强化了对消费者的保护。12月,为维护疫苗安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审议了疫苗管理法草案,这是我国首次就疫苗管理立法。药品管理法修正案草案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为药品安全开出“猛药良方”。


根据材料说明我国在立法中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021-02-10更新 | 588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三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单元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