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公正司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习近平指出,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蔓延。要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加强对相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处理,定分止争。要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1)结合材料并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请你针对如何做守法公民,提出三条建议。
2021-07-1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习近平指出,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蔓延。要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加强对相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处理,定分止争。要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结合材料并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1-08-25更新 | 990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辽西育明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材料一   2019年7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之后,全国各地相继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发生了可喜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注意自己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尽可能减少垃圾产生,点外卖的意愿也降低了,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垃圾分类直接带来新的需求,它所对应的产业链中,包括环卫转运、餐厨垃圾处理、垃圾焚烧领域,都将迎来新的机遇。很多传统产业开始介入其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垃圾分类设备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如一些结合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等;而新产业的出现也意味着新职业的诞生。在垃圾分类的宣传指导、回收处理、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也都催生了相关职业。如:垃圾分类项目经理、研发经理(垃圾分类方向)、垃圾分类讲师、等诸多工作;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回收可利用的,去掉不易降解的,既可以减少填埋的垃圾数量,又可以减少可用土地变成垃圾场的数量;处理、回收利用垃圾措施,对我们的居住环境也非常有利。谁都不希望自家小区隔壁是个垃圾填埋场,但如果不能有效回收利用垃圾,“垃圾围城”将是每一座城市难以摆脱的噩梦。

材料二   根据有关部署,到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虽然上海市垃圾分类已初见成效,但在全国推进垃圾分类依然任重道远,很多城市的结局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可概括为: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执法者觉得很难;有些官员为追求短平快的政绩,欺上瞒下不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缺乏整体规划,企业觉得很难;公众环保意识淡薄,缺乏持续专注,群众觉得很难。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阐述推行垃圾分类的经济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谈谈国家该如何推动垃圾分类。
(3)请你为推进垃圾分类提两条可行性的建议。
2021-07-0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习近平指出,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蔓延。要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加强对相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处理,定分止争。要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1)结合材料并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政府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对人们进入公共场所做出了必须佩戴口罩的要求。但是, 不少地方出现了在公共场所拒绝佩戴口罩的市民。如果你遇到这种现象,该如何劝说他(她),请至少从两个角度表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各级政府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完善应对方案,科学防疫,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全力以赴做好防控工作。各地区既要考虑本地区本领域防控需要,也要考虑对重点地区、对全国防控的影响。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对不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本位主义严重的,对不敢担当、作风飘浮、推诿扯皮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情节严重的还要对党政主要领导进行问责。对失职渎职的,要依纪依法惩处。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
2021-08-2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丰春晖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2月28日,“百香果女孩”遇害案在灵山县人民法院宣判。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再审的原审被告人杨光毅强奸案进行公开宣判:撤销原二审判决,改判杨光毅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19 年7月,一审法院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杨光毅犯罪动机极其卑劣,手段极其残忍,情节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社会影响大;虽系自首,但根据杨光毅犯罪的事实、性质和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对其不予从轻处罚,判处被告人杨光毅犯强奸罪,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杨光毅不服判决提出上诉。2020年3月,二审法院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杨光毅有自首情节等案件具体情况,改判其犯强奸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对其限制减刑。该案的改判结果引发舆论热议。5月10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对该案的终审判决进行调卷审查。期间,受害人的家属提起申诉。1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阅卷后,指令广西高院另行组成合议庭对该案进行再审。


(1)有人为最高人民法院勇于纠错叫好,也有人认为,原审判决和再审判决反差巨大,有损司法公信力。请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此予以评析。
(2)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为如何推进公正司法提出建议。
2021-08-17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7 .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这些都是智力劳动成果的结晶,是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近年来,我国正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但与此同时,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的现象依然存在,社会各界对加大侵权惩处力度的呼声日益强烈。同时,新经济业态的兴起,国际交往的密切和深入,使今天的知识产权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新的更大挑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政治生活》角度,就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三条建议。
2021-04-12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政治同步单元AB卷》(部编版必修3)第03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A卷基础篇)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下面是我国依法促进绿色发展过程中的几组镜头:

镜头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2021年3月31日晚播出的《蓝天保卫战》刚刚开始,一位接受采访的广东某地市民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年你看这天,蓝天白云的,挺好!”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却包含了满满的幸福感。

镜头二:自《新环保法》正式实施以来,广东省各设区的市就环境保护制定地方性法规,用法治力量守护蓝天白云。各级人大常委会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监督重点,连续对《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镜头三:广东某市积极推进机动车遥感监测超标车辆“环保举证、公安处罚、部门配合”全链条工作机制,将对汽车尾气做到自动监测、自动识别、自动拦截,实施有效处罚,有效解决科学治污“最后一公里”问题。

镜头四: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5月7日发布一起环境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六家企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交给无资质的相关公司,偷排进河流中,导致水体严重污染,最终被告企业被判赔偿环境修复费1.6亿余元、鉴定评估费用10万元及诉讼费。

镜头五:“你知道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是什么时候通过的吗?”。环保检查组一句话,让正在侃侃而谈如何落实法律的企业主管怔住了。检查组再次发问,这位主管环保工作的管理人员依旧哑口无言。这是环保检查组在某企业执法检查时的场景。企业的无语,暴露了大气污染防治法贯彻落实中的普法短板。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角度,分析我国是怎样运用法治思维促进绿色发展的。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83年,围绕“当事人对主管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否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问题,社会各界就建立我国行政诉讼制度进行了广泛讨论。

经过长期的酝酿起草、论证,1989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民告官”制度正式确立。行政诉讼法的颁布被视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里程碑。

行政诉讼法颁行25年后,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4年11月1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经过两次向公众征求意见和三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行政诉讼法完成了第一次修改,为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法律解决.方案。

2017年6月27日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对行政诉论法进行第二次修改,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规定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应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结合行政诉讼法制定和修改的过程,运用科学立法相关知识,如何立良善之法,管用之法?
(2)综合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让法律法规能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2021-07-10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A)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于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这个会议非比寻常,它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十一个坚持”的要求。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