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文化交锋与文化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中医药传承几千年,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抗击瘟疫经验。《本草纲目》记载到:谓凡疫气流传,可于房内用苍术、艾叶、白芷、丁香、硫磺等药焚烧以进行空气消毒辟秽。在新冠肺炎还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的系统调治理念,培元固本、扶正祛邪等疗法,再结合西医的诊疗方案,在抗疫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启示我们(     
①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医医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②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价值,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③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
④加强中西医文化交流,推动文化互鉴与渐趋同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对于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要(     
①弘扬中华优秀中医药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要以开发和创新中医药文化为目的
④加强中西医文化交流借鉴,推动中西医逐渐融为一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古代,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促进了欧洲的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外国科技文化如印度、阿拉伯的数学、天文历算、医药等,也陆续传入中国。

习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知识,评析“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这一观点。
2020-09-20更新 | 26次组卷 | 3卷引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作业设计
4 . 首批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李子柒因拍摄古风乡村生活、传统美食而爆红海外。“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越是古老的文化越具有意义与价值
③讲好中国故事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
④创新文化交流形式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 . 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已历百年,几代中国油画家矢志不渝探索“写意油画”的发展,追求中国艺术精神与外来艺术形式的融合。进入21世纪以来,一大批画家以“写意油画”为方向,坚持走向自然、面向生活,坚持深研传统、精研语言,涌现出丰厚的艺术成果,蔚成新时代中国油画的学术气象。中国写意油画(       
①结合中国精神内涵,传递中华文化自信心②以引进外来为主,彰显中华文化包容性
③借鉴西方油画形式,兼收并蓄中蓬勃发展④坚持中外文化融合,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8-21更新 | 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湖南卷变式训练文化与哲学篇
6 . 钱锺书先生曾说:“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这表明钱锺书先生主张(       
①文化是民族的,要坚守本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②不同民族文化需要相互交流、借鉴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④大胆吸收外来文化,实现外来文化的中国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中国用五千年文明史告诉世界,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正因海纳百川,中华文明才有深厚积淀和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这说明(       
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②包容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每一种文明都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④文化和文明都是观念的存在,是意识的产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彩多姿、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下列诗句与上述观点一致的是(       
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近年来出现的智慧中药房,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医院门诊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实时接收医院开出的处方,由专业药师完成调剂、煎煮、分包等工作,并提供快递送货上门等服务,为患者省去了排队、缴费、拿药和熬药的麻烦。这体现了(       
①中医和西医在交流互鉴中相互促进、不断融合   ②现代医学取代传统中医是大势所趋
③科技进步是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创新是中医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典型特征是定居,由此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熟人社会”,这就导致中国人更强调“仁爱礼仪”;西方古代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典型特征是迁徙,并由此形成了“生人社会”,这就导致西方人更注重“契约精神”。这说明(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不同文化之间需要取长补短,不断融合
③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的经济的反映   ④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