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6 道试题
1 .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奴隶制与封建制的生产方式不同之处有(     
①人与人之间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现象
②金属工具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生产
③剥削阶级完全占有被剥削阶级
④都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考古专家在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发现了一万多年前的通体磨光石器和用火遗存,研究发现该遗址文化堆积跨越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整个新石器时代。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该遗址中的遗存见证了(       
①私有制确立和贫富分化加剧
②新石器时代,生产不断发展
③重大事务均由国家机关决定
④用铁制弓箭进行的狩猎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0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二检考试政治试卷
3 . 唐朝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形成这种现象的基础是(     
A.君主专制B.收取地租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C.等级森严D.封建土地所有制
2023-12-0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校标考试(期中)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如下五个阶段——原始氏族社会、古代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农奴制社会、近代雇佣劳动制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1938年前苏联发布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斯大林在其中明确提出:“社会发展史首先便是生产发展史—是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制的、社会主义的这样五种基本生产关系更迭的历史”。

在马克思理论中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划分标准主要是生产关系的不同。

(1)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有何不同?
(2)一种社会形态取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2023-12-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中国古代诗词向来有反映社会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功能。北宋苏洵在《田制》中指出:“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相连,召募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安坐四顾,指挥于其间。而役屈之民,夏为之耨,秋为之获,无有一人违其节度以嬉。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故佃者日益穷饿无告,地主却日益富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封建土地所有制
C.封建专制制度D.封建等级制度
6 . 生产关系,最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等。下列对不同社会形态下生产关系的特点认识正确的是(     )
①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
②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和产品
③资本主义——采用机器生产                              
④社会主义——人们在生产中建立起互助合作关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___________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___________甚至少量土地
②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____________
③地主通过收取__________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2023-12-0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 河南省唐河县鸿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8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一唐代诗人张籍《野老歌》。诗歌描述的社会现象表明,在封建社会(       
①农民毫无人身自由,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②农民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地主阶级占有和支配
③地主阶级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剥削农民            ④统治者对百姓无情压榨,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每每吟诵起汉高祖刘邦的这首诗歌,同学们就仿佛回到了那个朝代,眼前浮现出当时社会的种种情景。下面最有可能浮现在同学们眼前的情景有(       
A.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和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B.社会全体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一切大事
C.人们开始用甲骨文记录日常重大事项
D.人们普遍使用铁制农具进行劳作
2023-11-2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战国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任用李悝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改革地制,使农民进一步摆脱与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相适应的井田制(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的束缚。以家为单位,“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农民小土地所有制成为当时社会经济的一大显著特征。这说明(       
①井田制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封建制生产关系出现
②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由国有转归家庭私有,私有制确立
③农民小土地所有制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④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