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6 道试题
1 . 唐代诗人张籍的《野老歌》中描述了这样一幅情景,“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下列对诗歌中所描述的社会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①“耕种山田三四亩”说明当时农民已经占有大量土地
②“苗疏税多不得食”表明征税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③“岁暮锄犁傍空室”说明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④“老农不得食,而养犬长食肉”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中国是封建社会最为完整、最漫长的国家之一。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有那样一组镜头:奶奶贾母、父母贾政、王氏等全家都要在路旁跪迎。这反映了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       )
A.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B.地主阶级占有所有的土地
C.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
D.强迫农民交纳苛捐杂税、服徭役
3 .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透过张籍的这首《野老歌》可以看出(     
①“岁暮锄犁傍空室”暗指地主占有农民全部劳动成果
②封建社会“君权神授”的思想钳制了广大劳动人民
③“苗疏税多”表明农民承受着极其繁重的徭役赋税
④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占有剥削广大农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三星堆迄今已经出土了2700多件古代文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青铜纵目像、青铜神树、青铜圆轮等。其中,一号青铜神树是古蜀文明的代表,可谓青铜铸造工艺的集大成者。在铸造一号青铜神树的历史时期(  )
A.文字广泛应用, 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部门
B.存在对立阶级,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C.人们平等互助,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D.农民较自主地劳动,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2023-11-2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2023年6月,邯郸的邺城遗址入选“2018—2022年河北十大考古发现”。邺城遗址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肇始地,遗址北部中央为宫殿区,宫殿东面为封建贵族聚居区及衙署,城南部为居民区、商业区和手工业区。关于邺城作为都城时期的社会形态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②建立暴力机关,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
③生产力发展,手工业、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读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一到图五依次,按照从低级到高级顺序写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形态,并写出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2)从图中任选两个,说出对应社会形态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各是什么?
2023-11-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盘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在封建社会,战乱使得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还要服劳役,战乱时被武装为私兵,终身依附地主,世代相袭。尽管如此,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本原因是(       
A.农民的政治地位比奴隶有所提高
B.封建制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剥削方式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
D.农民有了人身自由,能够占有大部分劳动成果
2023-11-2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杜甫的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本意是红漆大门,借指富贵人家。整句诗的意思就是,富贵人家酒肉多的都放臭了、放馊了,而门外的路上,却有因饥饿受冻而死的穷人无人收尸。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君主专制B.封建土地所有制
C.封建等级制度D.奴隶主占有奴隶和一切劳动成果
2023-11-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我国是诗歌之邦,有着极为丰富的诗歌遗产,诗歌作为文学基本样式之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诗经》中曾描述过奴隶们的穿着情况:“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其意为冬月北风叫得尖,腊月寒气填,粗布衣裳无一件,怎样挨过年?下列对奴隶社会生产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奴隶不能得到任何生活资料                    
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③奴隶主占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             
④阶级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节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杜陵叟》。下列对诗歌中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①“岁种薄田一顷余”说明农民占有一小部分生产资料
②“急敛暴征求考课”表明农民上交全部劳动成果
③“典桑卖地纳官租”反映农民受到君主专制压迫
④“明年衣食将何如”意味农民对地主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2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军粮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
10 . 唐宋时期有很多“悯农诗”,这些诗歌描述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却依然十分贫困的现象,如诗人张俞在《蚕妇》中写到“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下列对诗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农民的劳动成果全部需要用来缴纳地租
③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④封建制生产关系影响了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2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