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4 道试题
1 . 面对混乱的社会,先秦诸子给出了不同的社会构想方案。孔子希望施行仁爱,维护礼乐制度,从而恢复西周的王道和王政;老子认为人们应该“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墨子则认为尧舜时代是最好的时代;韩非子则认为应该建立以君主为核心的专制社会。从社会形态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孔子的理想社会里,主要生产者有一定生产资料
②老子的理想社会里,人类迈进了文明社会的门槛
③墨子的理想社会里,存在着平等互助的劳动关系
④韩非子的理想社会里,农民依附于地主并受其剥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在古罗马奴隶主眼中,奴隶和牲畜、工具一样,是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的。在我国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但是有自己的财产。对比奴隶制与封建制生产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奴隶完全被奴隶主占有,农民却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农民却有了财富自由
③奴隶主强制奴隶劳动,农民能够较为自主地劳动
④奴隶主占有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服劳役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政治试题
3 . 春秋时代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阶段,在奴隶社会内部孕育的封建生产关系,到春秋末期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这种新的生产关系下,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     
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②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③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④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1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钦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卷
4 . 在西方封建制度下,一般意义上的农民即农奴。农奴天生属于一个特定的领主,处于人身束缚之中,有责任支付租金或劳役,以此来换取对土地的使用。这说明(     
①农奴就是领主的私人奴隶
②农奴对领主有土地和人身依附关系
③租金或劳役是领主剥削农奴的主要方式
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领主剥削农奴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唐代张籍《野老歌》)。下列符合这一时期社会面貌的是(     
①金属工具广泛使用、文字的发明和应用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服徭役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③农民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属于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农民须依附于地主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024-02-1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奴隶社会取代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又代替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这一进步主要表现在(     
①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生产积极性更高
②个体劳动逐步代替共同劳动,产品出现了剩余
③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
④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宋代《勿轩集》载:“南北风气虽殊,大抵农户之食主租,己居其力之半。”《宋会要稿》载:“高宗绍兴六年,收成课子,且令官收四分,客户收六分。次年已后,立中停均分。”对材料中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①封建统治阶级通过地租占有农民的劳动成果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造成此社会现象的基础
③失去生产资料的农民不得不受雇于地主阶级
④实物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主要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8 . 某班学生围绕“奴隶制生产关系与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相同之处”进行分析,以下是他们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农耕领域都已开始使用铁器
②都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③都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④劳动者都完全占有劳动成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1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在封建社会,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是(     
A.收取地租B.封建君主专制C.阶级矛盾D.封建土地所有制
2024-02-1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0 . 唐代诗人李绅作品《悯农》写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对诗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生活贫困的根源
②农民完全没有土地是导致其日益贫困的原因
③农民勤劳作获丰收却难逃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
④生产社会化与土地地主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