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6~59岁的劳动适龄人口。

                            2012~202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材料二   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商业、医疗、生产性服务等领域:迎宾机器人提供接待,咨询、引路、导览讲解,互动娱乐服务;医疗机器人提供导诊、远程诊疗服务;检修机器人检查电网、维护电路和电信设备,清洁机器人在粉尘环境下清扫施工现场……。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有人说,广泛使用服务机器人,会引发失业潮,不利于就业稳定。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2 . 2021年3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向社会正式发布了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合规师、二手车经纪人等18个新职业信息。目前这些新职业整体上处于人才供不应求的状态。下列有关新职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新职业的出现,是劳动分工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②新职业的出现,是就业形式多样化的结果
③向往新职业的劳动者应主动提高相关技能
④从事新职业的劳动者能获得更高报酬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6-16更新 | 3026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7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目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增速位于全球第一,是经济发展的一块“长板”。我国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3.7%和73.7%,互联网营销师、网约配送员等与数字产业相关的新职业得到“官方认证”。由此可见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     
①提高创新能力,加速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②落实助企纾困,降低实体经济生产经营成本
③新兴产业代替传统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带来新就业机会和就业形态,助力高质量就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稳岗就业十分关键。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我国脱贫劳动力务工总量达3103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这得益于我国(     
①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带来就业需求的扩大
②加强职业培训,直接安排脱贫劳动力就业
③新产业新业态蓬勃成长,扩大了就业容量
④劳动生产率提升,用工结构的持续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人社部发布了互联网营销师等9个新职业和部分职业发展出的新工种,如“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增设了“直播销售员”。人们熟知的电商主播、带货网红们有了正式的职业称谓。新职业得到官方认证(       
①有利于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门槛
②能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多元就业创业
③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持续提供强劲动力
④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必然结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数字经济是重要的支撑力量。下列数字经济凭借自身优势助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有(     
①打通供需信息渠道→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激发新的消费潜能
②渗透于社会经济之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③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
④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9-18更新 | 54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围绕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条主线,某市扎实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节本增效、融资环境等方面问题,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实现了民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下列对于民营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传导正确的是(     
①改善民生②增加居民收入③稳定经济增长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A.④→②→①→③B.①→②→④→③C.④→③→②→①D.①→④→②→③
8 . 新产业蓬勃发展,新业态不断涌现,就业形式日趋多样化,灵活就业者的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问题,也不能回避,诸如,外卖骑手、货车司机等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屡屡成为新闻热点。解决的措施是(     
①弘扬工匠精神,提升劳动者的劳动技能
②签订劳动合同,依法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③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鼓励多种形式就业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9 . 共享员工是指一些受疫情影响而暂时难以复工的中小企业将员工以共享模式进行短期人力输出的合作用工方式。该模式逐渐从线上零售行业推广至物流、制造业等行业,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展。这一模式的出现(     
①减轻了企业用工成本,将成为用工主要方式②增加了新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就业结构优化
③有利于转变员工的就业观念,不断提高技能④有利于实现劳动力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把科技进步分为三种类型,即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算法、移动支付等技术加持之下兴起的无人经济,主要依赖于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

在生产环节,如无人工厂利用先进技术装备,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见图);在流通环节,无人经济更多是一种C2C(消费者对商品)或C2S(消费者对服务)的新模式(见图)。这都会产生劳动力挤出效应。

进入2020以来,新注册无人零售、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大幅增长。目前中国无人零售相关企业超1.6万家,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5.6万家。我国“无人经济”正在开启加速模式。



面对我国无人经济的发展,有人认为:“在强调保就业的当下,发展无人经济显得不合时宜。”请从经济角度评析上述观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