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于2020年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由此可见,习近平法治思想是(        
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④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 古语云:“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良法之治。良法必须能够(     
①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更好地体现全社会共同意愿
③实现好维护好全体公民的利益
④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权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O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讨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随后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绘制草案过程中,通过座谈会、网络、信件、电话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决议,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正式对外发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
2021-07-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体现,对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之所以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是因为(     
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②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能够彻底铲除司法腐败
③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④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根本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把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这是因为(       
①依宪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保证宪法实施,才能够发挥宪法至上的作用
③保证宪法的实施是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宪法是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必须保证宪法实施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021-07-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的出台过程,体现了我国推进依法治国(       
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平等参与立法
③坚持良法之治,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④规范政府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让互联网成为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这是基于(     
①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②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和党的自身利益的需要
③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④"互联网+"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道德资源,如古人讲的“重然诺”,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契约意识,滋养守诚信、讲信用的法治精神。这些道德观念深刻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供文化滋养。材料表明推进依法治国要?(  )
①加强引导,用现代法治理念从根本上改造传统文化
②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③重视法律的作用,明确道德践行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06更新 | 4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021·河北·模拟预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9月9日在北京召开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专题调研动员部署会。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系列重要指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立法和开展专题调研,多环节全链条系统解决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环节的粮食浪费问题,加快建立法治化长效机制。要尽快制定出台专门法律,为全社会确立餐饮消费、日常食物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以法治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和各相关环节中的粮食、食物浪费行为。

我国现行法律中有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规定,但都是原则性规定,约束性不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已将“粮食安全保障法”列为一类立法项目,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正在积极开展专项立法研究,广泛听取相关部委、专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及时制定、完善相关法律。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完善粮食安全相关法律的原因。
2021-06-05更新 | 241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2021届高三新高考测评政治试题(一)
10 . 从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村“两委”进行集中换届。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将肩负起团结带领群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依法依规选好乡村振兴带头人,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以严明的纪律护航换届风清气正。严肃换届纪律,选好“领头雁”(       
①是我国政体优越性在监督环节的体现   ②有利于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③有利于基层政权加强自我管理和服务   ④是基层组织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体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5-24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押题卷(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