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对施行30多年的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作出修改,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法律。全过程民主,要求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全过程民主既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也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过程民主的贯彻落实,正是中国的成功密码所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将全国人大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法律的主要依据。
2 . N村采取背对背个别谈话等形式,进一步了解掌握村支部成员工作开展情况和履行职责情况,通过这种形式,使群众逐渐产生对基层民主的感性认识,进而习得民主的理念和途径。材料说明了社区基层民主
保证了国家机关的高效运行
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是坚持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
夯实了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③
3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治建设要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组织要带头依法办事,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体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如何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广泛收集民意和征求各民主党派意见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根据新形势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全会明确,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结合材料二,从“求索真理的历程”角度谈谈出台《决定》的方法论依据。
材料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今年简政放权的力度不能减,要进一步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要把那些含金量高的、管用的,真正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的直接放给市场、放给企业。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三,分析“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