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乡村治理现代化既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也关系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推进。

缘由一盏清茶,而建一座茶亭的海南施茶村,曾经以穷得只有石头而闻名,如今村民富裕、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成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海南省村民自治示范村”。这得益于施茶村把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和有力抓手。施茶村以党建为引领,依托火山优质旅游资源,发展火山石斛等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党建+人民调解”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在区、镇、村三级的基础上,建立农户党建联络员,定期上门谈心,收集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村里邀请了老干部、老教师、老乡贤等“五老”人员成为法治宣传志愿者,通过编写、教唱具有法治教育意义的民谣让村民在潜移化地接受法治教育。家风家训也是施茶村得以长治久安的一大亮点。施茶村打造“乡贤文化库”,将文明公约、村规民约等纳入其中,通过树立乡村道德模范典型人物,由乡贤担任“教导员”,积极涵养良好乡风家风。施茶村还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开展线上工作培训,微信群转发学习、交流先进调解典型案例等方式,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壮大基层治理力量,施茶村构筑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打造了和谐施茶、法治施茶、美丽施茶,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东方样本。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施茶村蝶变的密码。
2 . 备案审查是指文件制定机关在文件颁布后,在法定期限内报人大常委会备案,并由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监督审查的活动。2023年,各级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做好备案审查的研究、处理和反馈工作,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提升民主含量质量。人大常委会依法加强备案审查工作说明(     
①备案审查是人大常委会的最主要职责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丰富实践形式
③法治手段是解决涉民问题的重要方式             
④人民民主是全体公民共享的民主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3 .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     
①对阶级意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②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④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2023年上半年,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某市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部署了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用药和非法添加行为……由此可见(       
①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②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③我国现阶段的工作以坚持科学立法为中心       
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29更新 | 506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该法(     
①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民主立法的重要追求
②表明反电信诈骗法是由政府制定和认可的社会规范
③为国家机关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法律依据
④旨在确立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的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探索破解大型社区的治理“密码”

北京某社区人口高度聚集,职住失衡、交通拥堵,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问题突出,居民呼声诉求强烈,成为该区乃至全市城市治理的痛点。2022年,该地区结合接诉即办改革,持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在探索基层治理模式的过程中“趟”出了自己的新路子。

该社区打造了一批社区书记工作室,完善居民参与制度化梁道,完善社区议事厅制度,开展求计问策、居民微提等活动,鼓励居民围绕物业管理、垃圾分类等进行自我管理监督,推动社区问题由“投诉风”变成了“建议潮”。

该社区以“城市大脑”迷设为契机,深化众智共建模式,实施数据治理。聚焦接诉即办居民反映高频问题,上线运行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交通出行等应用场景,辅助基层提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置解决、形成长效机制。

该社区法院组建青年法官社区服务队,建立多个“社区法官工作站”,构建起人民法庭、司法所、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等多方联动的共治平台,成为维护辖区稳定的第一道“守门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说明该社区是如何破解大型社区治理“密码”的。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为惩治“台独”顽固分子、促进家庭教育等提供了充分的法理依据和司法程序。这说明(     
①法具有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②我国已经健全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③有法可依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④法治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3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是我国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第一部重要法律,也是规范和保障反间谍斗争的专门法律,是推动反渗透、反颠覆、反窃密斗争,确保国家安全的有力法治保障。由此可得,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     
①对已经存在行为规则认可,创制法律规范
②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行为
③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有普遍约束力
④通过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实施国家治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2022年12月的全国“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主题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我国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因为(     
①宪法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坚持和加强党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我国宪法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
③宪法是我国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
④制定和实施宪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下列与法的职能对应正确的是(     )
A.打击敌对势力与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法的社会职能
B.司法部门加强守法用法的宣传与教育——法的社会职能
C.居委会调解邻里纠纷——法的政治职能
D.高考考试作弊有关行为纳入我国刑法——法的社会职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