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2023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要求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牢固树立党章意识,用党章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做到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这有利于(     
①坚持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共同推进
②把党和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以法律对权力运行进行规范和约束
④建立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的法律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以及和人民群众的交谈中,都体现出极具个性的语言风格。他的话既有理论蕴藉,又有现实针对;既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又善用民间语汇、深入浅出。新思想和经典交相辉映,使得经典名句和新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下列与新思想表达内容相匹配的经典名句是(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③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法,国之权衡,时之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辽阔的海域,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任务十分艰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此,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该法审议修改过程中,法工委将修订草案印发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地方人大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两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修订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并通过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向全国人大代表征求意见。

新修订后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坚持陆海统筹、区域联动,全面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完善海洋生态保护,强化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推进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域外适用,有许多制度创新和务实管用的举措,将助推我国海洋强国的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对海洋强国建设的作用。
2023-12-08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探索破解大型社区的治理“密码”

北京某社区人口高度聚集,职住失衡、交通拥堵,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问题突出,居民呼声诉求强烈,成为该区乃至全市城市治理的痛点。2022年,该地区结合接诉即办改革,持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在探索基层治理模式的过程中“趟”出了自己的新路子。

该社区打造了一批社区书记工作室,完善居民参与制度化梁道,完善社区议事厅制度,开展求计问策、居民微提等活动,鼓励居民围绕物业管理、垃圾分类等进行自我管理监督,推动社区问题由“投诉风”变成了“建议潮”。

该社区以“城市大脑”迷设为契机,深化众智共建模式,实施数据治理。聚焦接诉即办居民反映高频问题,上线运行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交通出行等应用场景,辅助基层提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置解决、形成长效机制。

该社区法院组建青年法官社区服务队,建立多个“社区法官工作站”,构建起人民法庭、司法所、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等多方联动的共治平台,成为维护辖区稳定的第一道“守门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说明该社区是如何破解大型社区治理“密码”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称为“管法的法”。时隔八年,立法法又一次迎来了修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的修改(     
①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不断提升我国立法质量,推动良法之治
②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确立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④严格遵循立法程序,为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截至目前,我国共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57万个,每年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各类服务1800多万件次,服务的公益性、普惠性、便捷度不断提升。加快推进我国公共法律服务建设(     
①能推动公正司法,确保实现良法善治             
②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③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有力举措             
④完善了法律体系,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下列与法的职能对应正确的是(     )
A.打击敌对势力与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法的社会职能
B.司法部门加强守法用法的宣传与教育——法的社会职能
C.居委会调解邻里纠纷——法的政治职能
D.高考考试作弊有关行为纳入我国刑法——法的社会职能
8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要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但不能搞“全面移植”。这表明我国的法治建设要(     
A.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9 .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是经过古今中外历史证明的真理。这一真理告诉我们(     
A.国家的发展取决于法令的施行
B.与法律相比其他社会规范并不重要
C.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
D.只要国家兴旺,法律自然会贯彻实施
10 .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德治是相辅相成的
③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统一
④治国理政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1-20更新 | 314次组卷 | 4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9届高三能力测试(七)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