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保住中华文化的特性就是留住中华民族的根脉。传统民族节日春节是中华文化的集中展示之一。但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非常热衷过洋节,对春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比较冷淡。探究传统节日受冷淡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节日面临市场培育乏力、年轻人认同乏力的“双重障碍”,缺少认同群体,自然就缺乏关注,难以传承下去,最终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材料二   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能人。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先进个人、非遗传承人杨成兰,她是丰登侗寨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也是村里返乡从事文化创业的第一个年轻人,她7年前毅然决然辞掉省城高薪工作,回家创立了以侗布织染技艺保护与传承为使命的“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带动当地300多名妇女从事蓝靛种植、织布染布等产业,月均增收1500元以上,生产基地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赓续中华文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杨成兰辞掉省城高薪工作回乡创业的认识。
(3)请你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两条具体的建议。
2023-04-01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全面探索、开拓、创新、总结,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吸收了数千年中华法治文明的博大智慧,借鉴了数百年近现代法治文明的有益经验,形成于数十年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不断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始终立于时代潮头。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统筹推进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1)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不断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始终立于时代潮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知识,说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正确的方向。
(3)某中学开展“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青少年头脑”的主题宣传活动,请为此拟定两条宣传口号。
2022-05-10更新 | 387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届高三“三诊一模”5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3 . 从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黄河之水天上来”,到颁奖礼仪人员的“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唐花飞雪”服饰;从“雪如意”“冰玉环”等场馆,到同心圆玉璧奖牌……北京冬奥会一系列“东方故事”,获得了海内外观众的无数赞许。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引起世界人民共鸣
②优秀传统文化因其广泛传播而具有价值
③对外来文化要坚持吸收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创新必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写道,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也对洋货产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对此,下列对西方文化解读正确且符合鲁迅的观点的是(     
①保持开放心态,大方接纳"'送来'的东西"
②坚持"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取其精华
④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芭蕾传入中国仅有60余年历史,芭蕾舞人运用芭蕾语汇讲述中国故事,诠释民族精神、中国气派,形成了别具一格、自成一派的中国芭蕾。经过几代人耕耘,中国芭蕾正以更自信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进入世界一流方阵。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各国家的文化因历史传统不同而别具一格
②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民族和世界文化发展
③各具特色的文化形式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
④学习借鉴外来先进文化应该做到为我所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鲁班凳、微缩版世博会中国馆、一座横跨于溪水之上的木拱桥……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仅靠神奇的榫卯技术就能完成一个个作品。最近,“阿木爷爷”将木工创作的过程拍成视频上传网络,在海内外迅速圈粉。“阿木爷爷”在海内外走红是因为(   
①博采众长,促进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和统一
②吸收外来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继承优秀传统,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④创新文化表现方式,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4-21更新 | 175次组卷 | 34卷引用:八省2021届高三模拟预测联考政治试题(B卷)
7 . 20世纪初,歌剧艺术传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主动拥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并与中国音乐元素相结合、与当时社会生活相结合,不仅创作出了《白毛女》等歌剧经典,也实现了歌剧艺术的民族化,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剧艺术形式。这表明(   
①借鉴外来文化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②与新的艺术形式相融合是民族文化富有生机的根本动力
③采用现代艺术形式更能凸显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文化创新应以社会生活为源泉,并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04-06更新 | 396次组卷 | 40卷引用:湖南省道县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最后冲刺文综政治试题
8 .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写道:“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接着,他说:“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下列对鲁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推动文化发展要不断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要反对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拿来主义”思想
③我们要保持中华传统文化的纯洁性,反对外来文化
④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下图是我国申办的2022年冬奥会的标识。该标识以中国传统书法“冬”字为创作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标识运用奥运五环色彩彰显动感、时尚和现代,将中国文化、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应实现文化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②文化创新应该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③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文化创新需要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2020-11-15更新 | 488次组卷 | 18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2届全国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试卷政治试题(十二)
10 . 湖南卫视 2013 年全新推出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该节目版权和模式的自韩国某电视台相同的综艺节目。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但也有人认为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容易迷失自我。此种观点
①意识到了有选择的引进国外节目,会巩固我国电视节目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强调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有利于推动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③是封闭主义的表现,不利于我国电视节目博采众长
④具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认为中国电视节目发展应更注重原创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2016-12-12更新 | 58次组卷 | 6卷引用:2014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