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1 . “君且看,今日长安!”。2024年春晚《山河诗长安》借助AR技术将“李白”直接“邀”至现场,与现场观众对诗、共舞,古今交融,虚实结合,沉浸式体验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古今对话间感受到中华优秀诗歌的不朽魅力。《山河诗长安》的成功在于(     
①用新的表达形式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②现代技术手段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文化需求
④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立场增强中华儿女文化认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01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检测文综试卷-高中政治
2 . 2023年10月4日,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不仅以傲人的成绩单,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的节日”,更以高质量的演出活动、创意十足的跨界融合、守正创新的科技赋能,成为在新起点、新征程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践行新时代文化使命的一次成功实践。这对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       
①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打造文化知名品牌
②生产创作适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提质增效
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4-02-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老字号是我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目前,我国有中华老字号1128家、地方老字号3277家,其中有701家中华老字号创立至今超过100年。全国老字号年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文化引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落实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老字号在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231月,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围绕加强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促进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以及不断激发品牌消费潜力等方面提出具体任务,着力提升老字号与非遗、文物、博物馆等历史文化资源的联动、融合、发展水平。2月,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持续出实招、出硬招,把金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

材料二   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品牌、老技艺、好信誉、好口碑。但老字号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也源于,例如存在观念老化、机制老化等问题,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接受程度不够高,难以满足当前消费升级和时代发展需要。发展老字号必须巩固好的优势,破解好的难题。唯有守正创新发展,才是老字号的出路所在,这也是一些老字号能够历经沧桑而生生不息的传家法宝20234月,相关部门依据《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开展了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活动,推动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对已有中华老字号进行全面复核。202311月,第三届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大会在上海举办。本次大会以守正传承   创新发展为主题,推动老字号加快守正创新发展,着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恢复扩大消费,弘扬老字号品牌价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
(2)唯有守正创新发展,才是老字号的出路所在。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对此进行说明。
(3)某报记者拟报道老字号发展事迹,请你围绕“老字号发展”主题为其拟定两个简洁的文章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024-01-3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8日,商务部等5部门发布《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将包括北京雪花、天津稻香村、重庆冠生园等在内的55个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丧失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工艺技术独特、设计制造精良、产品服务优质、社会广泛认同的品牌,既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也有丰富的文化价值。也要看到,老品牌是宝贵资源,但老字号不是“铁帽子王”,一些老字号生产频频“亮红灯”,背后往往存在着“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情息心态,不思进取、坐吃山空。一些经营者仍然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等观念,坚持“传统必须一成不变”的原则,未能形成现代化的产品研发、企业管理和营销运营线,逐渐与时代脱节,与消费者需求脱轨。没有永恒的老字号,也没有长期的新品牌。放弃匠心、品质失守,再大牌的老字号也可能迅速“塌房”;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再小的买卖也能擦亮金字招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述擦亮老字号传承金字招牌的必要性及措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潮涌钱江喜迎盛会,携手同行共创未来。2023年9月23日晚,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举行,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拉开大幕。

材料一   精彩纷呈的开幕式本届亚运会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以水为串联、潮为意向,以良渚之光交映秋分之辉,在展现杭州、浙江地域标识和人文魅力的同时,传递着体育的蓬勃力量和时代的发展强音。水墨入诗画,烟雨染江南。《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在开幕式上动了起来;书法、绘画、点茶、焚香、篆刻、对弈、舞剑、吟诗,彰显“风雅处处是平常”的江南生活美学;AR数字穹顶、3D双威亚、流体计算、“数实融合”的点火方式,实现了技术和艺术的双向奔赴……钱塘江畔,千年文明与现代技术激情碰撞,尽显“中国式浪漫”;中国风范与亚洲风情辉映对话,传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材料二   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本次杭州亚运会集结了3.76万名“小青荷”志愿者。无论是开幕前还是比赛中,从主媒体中心到竞赛场馆,处处都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竞赛运行服务、观众服务、媒体运行服务、后勤保障服务等多个业务领域,为远道而来的人们提供着高质量的志愿服务。志愿者们灿烂的笑容汇成美丽的风景,为杭州亚运会增添了色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为什么能惊艳世界。
(2)结合材料二,说明“小青荷”志愿者的精彩表现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6 . 2023年9月,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在郑州举行。大会会标以指纹为底色,代表文明研究是人类共同的话题;以甲骨文“河”字为主体,体现黄河文化、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会标整体设计体现了河流与文明的关系,呼应了“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共创未来”的论坛主题。该会标设计(     

①表明了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②彰显了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实践中孕育产生
③反映了文化多样性是文化民族性的基本前提
④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我国各民族始终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借鉴。与此同时,中华文明始终以开放胸怀同世界其他文明开展交流互鉴。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新时代中国,不断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汲取智慧力量,探索出一条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让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再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新时代中国所倡导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着“不同”与“大同”的辩证智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华文明具有突出包容性的重要意义。
(2)新时代中国所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了“不同”与“大同”的辩证智慧。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3)请就新时代青年如何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贡献提出两点建议。
8 . 一位本土设计师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重新设计了我国34个省市的图形字体,如下图所示。如果从文化角度对这些作品进行评价,你认为以下观点最合理的是(     
A.突破传统,独树一帜
B.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C.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古浪县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古浪县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积极开展“非遗”日宣传活动,通过印刷《非遗法》、发放宣传材料、悬挂横幅、电视和网络展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使保护与传承深入人心。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工作,使其与高等教育有机联系,同时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国家级非遗项目展演活动,精心挑选有代表性的非遗手工制品及特色食品,如刺绣、药枕、布鞋等“非遗”手工作品86件,参加甘肃首届“丝路记忆”敦煌展,彰显非遗独特魅力。开展了民间文艺汇演活动,省级非遗项目《古浪老调》以老曲新唱的方式呈现,利用非遗文化编制的抗疫小视频,都令人耳目一新。并积极利用电商、网络平台等多种手段,逐步将非遗产品推向省内外市场,实现产业化发展,推进传统非遗手工技艺振兴发展。这些活动在传承与保护中让古浪县非遗文化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古浪县是如何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的?
2023-03-2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政治试题
10 . 中国古代有很多防疫习俗。比如,腊月二十四大扫除;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三,将醋浇在烧热的石头上进行熏蒸;端午节喝雄黄酒,挂艾叶,制香包;农历六月初六洗浴和晒衣物。对待这些传统防疫习俗,我们应有的态度是(     
①保持其稳定性,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             
②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发挥作用,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与时俱进,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023-03-2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