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党100周年之际,习总书记首次提出并精辟阐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百年来,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完成不同历史任务进行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了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了新时代北斗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等。

所有这些精神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突出表现和具体体现,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延续和发展,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表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决心和意志。

当前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

2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学者认为,中国纪录片在跨文化交流中,自信应该成为国际传播的底色,只有自信才会用逻辑讲述真实的故事;而共情是国际传播的基调,只有共情才能以情感传递共同价值。这一观点强调,提高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力应该(     
A.立足中国国情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B.在交流交融中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
C.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D.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2.为赓续红色基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六集专题纪录片《绝笔》(第二季),该片重温、解读十四位中国共产党员的绝笔,展现了革命先烈献身中国革命、追求崇高信仰的牺牲精神。节目一经播出,引发强烈反响。该节目(     
①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激发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②继往开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基本遵循
④铸魂育人,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深厚滋养
A.①③B.①④C.①②D.②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

材料一   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顺应时代潮流的历史,也是一部奋发有为的历史。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兴起,中国共产党从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走在了时代前列;抗日战争时期,党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救亡强烈愿望的大势出发,团结带领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二战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壮大,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正是顺应这一时代大潮的产物。基于对世界大势和我国国情的深刻洞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的决策,一往无前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十八大以来,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代,奋力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材料二   中国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其中一个重要密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勇于探索、敢闯敢试、实事求是,走出了一条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和根本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再次证明这条道路走得对、走得通、走得好。

材料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岁月,都有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留下了很多昂扬向上、真挚动人的红色家书。

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夏明翰

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绝不要娇养,粗衣淡饭足矣。——江竹筠

爸爸不盼望你当什么名人,而想让你尽早成为一个人格、素质俱佳的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家庭的需要。——孔繁森

铮铮誓言,切切叮咛。他们的英雄事迹、家国情怀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红色家书是峥嵘岁月的历史见证,是共产党人璀璨精神图谱的生动描画,也是赓续红色基因、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一份珍贵精神遗产。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是如何顺势而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阐述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的理解。
(3)红色家书是赓续红色基因、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珍贵精神遗产。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知识加以阐释。
2023-11-1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3-2024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真实历史事件为故事背景和时间节点,全景式、大跨度展现了自1925年大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各界人士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故事。该剧自首演以来,场场票房飘红,成为“现象级”作品。该剧的火爆给文艺创作者带来的启示有(       
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
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表达方式,满足人民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③始终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④要有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重视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24更新 | 46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习近平强调,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

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的红旗渠。这里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引领方向,精神震撼人心。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永在!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1)结合材料,分析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延安和红旗渠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代代传承“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
2022-12-14更新 | 44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选取11封革命英烈的书信,讲述了他们的感人故事,鲜活再现了血雨风腥年代共产党人对革命信仰的忠贞不渝,展示了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信念与忠诚、永远坚守的初心和使命。该纪录片的播放(     
①表明革命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②是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③表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表明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具有强大的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2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二)
7 .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最残酷惨烈的战斗之一,志愿军将士在严酷的战场环境中,书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影片《长津湖》应时代之名、人民之需而生,在创作中首次采用了全景式、文献式的“正史化”叙事方式,艺术再现了这场战役的残酷悲壮,深深打动了无数观众,被亲历者认可,被年轻人圈粉。该影片的成功启示广大文艺创作者要(     
①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实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
③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