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是世界的宝藏。

材料一   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6项,位列世界第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丰硕,一批重要遗址实证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截至202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从镌刻华夏民族内聚内敛、崇尚和平性格的万里长城,到展现古代中西方文化汇聚、碰撞、交融的敦煌石窟;从以“一己之力”串联起东西方阿舍利文化传播带的稻城皮洛遗址,到诞生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的八角楼革命旧址……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中国人民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凝结在遍布神州大地的文物之中。正是这些珍贵的遗产,为我们回首过往、立足当下、开创未来提供了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文化遗产的看法。
2024-05-2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区汕头市潮阳区河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双选题)金秋十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A.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孕育的中华传统文化
B.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体系
D.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2023-12-2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人大附中深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黄麻起义纪念园中,一块块展板、一件件浮雕,生动展示着鄂豫皖根据地军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历程,这是走过风云岁月愈发鲜明的英雄本色,更是“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底色。新时代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安精神需要(     

①跨越历史条件,注入伟大时代精神
②强化教育引导,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③完善制度保障,重塑文化精神标识
④注重实践养成,砥砺奋进建功立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不定项)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发展道路、判断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标准是要看(       
A.能不能创造经济价值B.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C.有没有它生存和发展的实践土壤D.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2023-11-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学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的红旗渠。这里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引领方向,精神震撼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永在!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州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分析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延安和红旗渠的文化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从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到“铁人王进喜”、“时代楷模张桂梅”……不同时代的劳动模范以自己的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几千年来哺育了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

有人认为,在智能化时代,无需倡导劳动教育。这种观点在无形中向学生传递出不正确的价值观。劳动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是学生的成长必修课。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习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要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要做到知行合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积极进取、努力拼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如何通过劳动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7 . 在“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活动中,中共一大纪念馆从馆藏中精选出100件革命文物,使之走进校园、深入课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页教材”。这样做的依据主要在于这些文物(     
①镌刻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
②凝结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承载着党和人民光荣的革命历史
④书写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1更新 | 5849次组卷 | 39卷引用:广东省高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4班)
8 . 潍坊是山东省内建党较早的地区之一,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革命遗址。这些革命遗址铭刻着潍坊党组织和潍坊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印记,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是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资源。由此可见(     
①革命遗址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
③我们应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④革命文化能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15更新 | 900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