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利用革命文物资源丰富其文化内涵,创新革命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024-05-2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哲学与文化(易混易错100题)
2 . 文物镌刻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凝结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024-05-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哲学与文化(易混易错100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常德等地考察。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习近平考察时强调,湖南要牢牢把握自身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要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上下更大功夫,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要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持续用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分析说明湖南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中如何作为。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考察时强调,湖南一师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这里不仅是湖湘文化的重镇,更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等一大批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走向历史的舞台,群星璀璨,蔚为大观。

进入新时代,学校依托独特的校本红色资源优势,开发了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等12门校本红色课程,全面推进红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探索了一条以大思政大先生、以红色血脉红色师魂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创新之路。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现实意义。

【答好两道融合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提出两道融合命题:一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二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据国家统计,2023年,我国国内游客出游人数已接近49亿人次,旅游总消费支出接近5万亿元;我国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答好这两道融合命题,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3)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的特征”的知识,以“答好两道‘融合’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新’翅膀”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左右。
4 .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某校以“70年征程,70载荣光”为主题策划展览,以下为部分展出材料。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8314件建议。建议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计划逐步解决的占75%,推动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
◆2023年,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主持召开8场座谈会,充分听取中央和国家机关、专家学者等意见建议,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报请党中央批准并转发实施。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法律案34件,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8件。
◆全国人大常委会共派出57个团组赴65个国家访问或出席国际会议,接待30个国家和3个多边议会组织的来访团组;积极宣介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大全球倡议”等理念主张和成功实践;针对个别国家议会涉华消极法案和错误言行,阐明原则立场,正声辟谣。

(1)“读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能凝聚起新征程上更大的发展信心”。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此加以阐明。

【文化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史的文化凝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反侵略、追求富强民主的伟大斗争中形成的,是一代代先烈和英雄用理想和青春、头颅和血,在风雨苍茫中九死不悔、探索进步而谱就的真理。从《共产党宣言》指出,“让统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整个世界。”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当革命文化薪火相续、代代相传,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每个人都会有一种奋斗的情怀与自信油然而生。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阐述弘扬革命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

【理论自信】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阶段理论成果实践成就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将工业化作为“发展生产力”的首要支撑,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强调以人为主体的生产力实践探索。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提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明确发展生产力的目标归宿,提炼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

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创新对生产力的作用,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坚定理论自信”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李白真实故事为素材,大胆原创,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谍战氛围等元素,通过舞剧的独特表现形式,把石库门、弄堂等老上海的城市特色呈现在舞台上,以唯美的意象表达、灵活写意的舞台布景和谍战的紧张悬念,再现了为我党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被观众称为“最美舞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成功启示我们(     )
①挖掘革命文化的精神价值,要树立高度文化自信
②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造出具有精神价值的优秀文化作品
④坚守中华文化发展立场,坚持文化多元化发展道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押第10题 文化部分
6 . 202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盐城市考察新四军纪念馆时强调,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用好这一教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材料体现了(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追求
②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夯实了文化自信的基础
③作为文化载体的新四军纪念馆所呈现的是革命文化
④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押第10题 文化部分
7 . 下图油画作品《井冈山会师》(作者林岗)再现了革命队伍在井冈山胜利会师的场景。在巍巍井冈山的环绕之中,在高大青松的掩映之下,老百姓高举旗帜奋力欢呼,与工农革命军的军旗形成呼应,有力地彰显了井冈山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预示了井冈山斗争的全盛时期即将到来,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艺术作品赋予了人们对未来历史的想象和构思
②艺术作品给人美的享受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③优秀文化作品能反映中华民族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
④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能增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黄海之滨的盐城,是一座镌刻有新四军红色印记的英雄之城,新四军纪念馆展厅里,陈列着一张张照片、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新四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凝聚成的铁军精神依然闪耀光芒。透过这些历史文物,我们可以深切地感悟到(       
①革命历史在纪念馆的展示中完整呈现
②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革命文化的自信
③爱国主义情怀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④理想信念的坚守跨越时空,引发共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关系到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应该从小抓起,从教育入手,而且要融入宪法宣传教育的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宪法宣传教育全过程(  )
①公民就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②能够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决定作用
③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以抵御错误思想的影响
④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2024-04-1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聚焦第十个国家宪法日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等。

材料二无数英雄模范用炽热的报国志和爱国情谱写了中华民族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雷锋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克己奉公、舍己为人,用行动铸就了雷锋精神的核心和精髓。被称为“科研疯子”“拼命黄郎”的黄大年不断求索、刻苦钻研,几十年如一日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有不忘初心、勇担扶贫大任,奋斗在脱贫战场,把最美的韶华留给大山的驻村书记黄文秀;有成就学生、擎起教育大旗,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燃灯校长”张桂梅。以杨利伟、景海鹏为代表的航天人,发扬载人航天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释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进校园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从英雄模范中汲取精神力量,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