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向来重视爱国主义这一课。无论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还是大学教育、职业教育,都对“爱国主义”这一核心内容提出了针对性要求。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守护其薪火相传、弘扬光大,正当其时。

目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制度分散于近200部法律法规和近40部党内法规中,呈现出一定的碎片化。在大量立法经验之上,以一部总则性、综合性、基础性的法律将爱国教育纳入法治轨道,发挥法治科学、长效、规范的优势,推动形成配套成龙的爱国教育法治体系,对提升爱国教育实效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

材料二   202310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爱国主义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法》202411日起生效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根据爱国主义教育法,在每年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举行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集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网络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了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义务。学校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爱国主义教育法对利用红色资源、文物古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各类文化场馆等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作出明确规定。

(1)结合材料一,运用系统优化的哲学原理,分析《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可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对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原因。
(3)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推动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的?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2 .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面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①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坚守了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国传统文化“根脉”
③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
④为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将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与中华民族千年理想有机结合;倡导“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协和万邦的和合智慧有机结合⋯⋯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     
①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②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
④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体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二个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根据这一论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
②“第二个结合”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物质和精神根基
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0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七) 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地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系列产业协调、融合发展,研发红军马灯式水杯、红军挎包、红军马灯式路灯等专利红色旅游文化产品10余种,开发红军茶果系列商品,力促“红色+”系列产品研发与交易,助力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红色+”系列产品的研发(       
①发挥了红色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
②借助产业发展推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承
③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
④坚持了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3-28更新 | 1048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6 . 习近平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是我国取得一切进步的根本原因       
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③源自于中华民族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   
④是激励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为了民族复兴,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寻找救国良方,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进入中国,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那么,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是
A.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B.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2023-01-06更新 | 50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学考)
8 . 一个国家、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这条道路(     
①要立足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
②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
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
④需要抛弃传统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片纸只字重千钧,红色家书意万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更加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动人力量。革命烈士的家书(       
①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②承载着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宝贵载体
④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因传播而有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11-24更新 | 669次组卷 | 29卷引用:湖南省桂阳县展辉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10 . 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宝贵的老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永远珍惜、永远铭记老区和老区人民的这些牺牲和贡献,继承和发扬老区和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之所以要弘扬老区精神,是因为老区精神(     
①作为革命文化,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彰显时代精神
③是鼓舞我们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④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