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角度解读民法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部法典化法律。编纂-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今天终于变为现实。民法典的通过(       
①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的现实需要
②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决定权的具体体现
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④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
2020-08-16更新 | 14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6月模拟政治试题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QQ号能否继承?遇到高利贷怎么办?如何破解高空抛物难题?信息泄露导致骚扰电话轰炸怎么办……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它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可见,民法典(       
①反映了时代特征,契合社会发展的实际 ②保障人权改变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③能够强化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保障 ④回答了社会生活中我国特有的法律问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8-03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3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编纂民法典,2019年12月“完整版”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随后在中国人大网上公示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13718位网民提出的114574条建议,其中不乏一些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可见(       
①专家学者是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最真实
③网民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行使监督权④我国坚持党对民事立法工作的领导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4 . 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定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法律制度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公民的民事权利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保护。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对自己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权利的保护要求更加迫切,民事主体制度中的法人需要维护交易安全、市场秩序,各种所有制主体能够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等等。党顺应实践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把编纂民法典摆上重要日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编纂民法典作出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经过5年多工作,民法典终于颁布实施,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开展工作要考虑民法典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有关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民法典的编纂和实施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体现”。
2020-07-1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思想政治试题(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编纂民法典是我国现实法律制度发展的必然,是时代的选择,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014年11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6年6月、2018年8月、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3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就民法典编幕工作所作的请示汇报,对民法典编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民法典编纂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具体部署,立法工作机构广泛深入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和民众需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开门立法,求得社会共识“最大公约数”;10 次审议,10 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针对意见反映集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专门召开座谈会……根据各方面意见,不断对草案进行修改完善。立法者们秉持“人民至上”理念,通过5年艰苦细致的工作,完成了民法典编纂任务。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的民事权利保障迎来了一个全新时代。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立法过程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启示。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我国民法典根据宪法制定,旨在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我国民法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突出对公民民主权利的保护,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③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④是我国公民权利保护和国家治理的总章程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作为一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法律,我国民法典的编纂顺应时代发展、回应人民的法治需求,在我国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我国民法典的立法过程


注:我国民法典编纂采取“两步走”:第一步出台民法总则: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并将修改完善的各分编草案同民法总则合并为完整的民法典草案。从2016年到2019年民法典草案共10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每次都经全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民众意见,有42万多人提出100多万条的修改意见,许多意见人大都在民法典草案中子以回应。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大编纂民法典体现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2020-06-26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从做法上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是全面整合修订民事法律。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亮相。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多次进行拆分审议。

2016年6月、2018年8月、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就民法典编纂工作所作的请示汇报,对民法典编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民为邦本,法系根基。民法典的编纂以保护民事主体权利作为主线,对人民权利的保障可谓事无巨细。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次组织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民法典草案进行了认真审议。大家认为,草案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反映了人民意愿,体现了民法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和民事活动的内在规律。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必将助推“中国之治”跃上更高境界。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民法典的编纂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的。
2020-06-15更新 | 35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两校2020届高三6月联考文综政治试题(宜昌一中、龙泉中学)
9 . 编纂民法典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此次编纂工作耗费数年的时间,民法典各分编草 案历经了三次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次审议后,均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同时听取中央有关部门、专家意见。此举有利于(       
A.立法机关民主立法, 实现科学立法
B.社会公众政治参与,提高立法质量
C.执法机关公正司法,推动法治建设
2020-05-2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0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2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修改情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编纂情况的汇报。按照民法典编纂工作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将草案提请2020年4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法律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必然反映着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事立法以婚姻法为开篇,开启了全新的进程。改革开放后,以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的制定为标志,我国民事立法速度加快。我国在编纂民法典的过程中,研究并回应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用法治手段应对高风险社会带来的侵权威胁等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对完善我国国家治理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