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角度解读民法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将编纂民法典作为重大立法任务。从民法总则到民法典的编纂,先后10次公开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总共有四万余人参与提意见,提出的意见总数达一百多万条。立法机构还面向各地方发函广泛征求意见。民法典征集意见不仅涵盖各省人大中央有关部门,还包括学术研究机构与基层立法联系点。除此之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编纂过程中创新工作机制,除了法工委以外,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法学会纳入编纂协调机制当中,集成立法、司法、行政机关、学界方方面面的力量充分参与,确保编纂工作科学、高效、实操性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民法典》的制定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的。

材料二   《民法典》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凝聚了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民法典整合了新中国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高度重视“习惯”、“公序良俗”的作用,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将保护民事权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注重对弱者利益的保护,将诚信确立为民法基本原则……在体系结构上,民法典通过使人格权、侵权责任独立成编,贡献出一个崭新的民法典编纂结构;在立法技术上,民法典详细规定权益保护、平等、意思自治等8项基本原则,这些都是我国民法典对世界民事立法作出的重要贡献,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出中国智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的《民法典》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
2021-02-28更新 | 3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21届高三2月诊断性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2 .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民法典时代。在民法典的保障下,我国国家治理、经济发展和人民权利保障的能力和水平必将获得本质的提升。实施民法典(  )
①为每个人的生活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护,保障公民权益
②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法治中国
③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④表明全国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具体执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同时民法典列举了明确禁止实施的一些侵权行为,比如以电话、短信、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等。这些规定说明(     
①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管用的民主
③公民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④国家保障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的实现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大国治理,机杼万端,法治始终是令人瞩目的关键词。


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民法典的实施对提升“中国之治”的重要意义。
2021-01-28更新 | 49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

材料一   《民法典》不仅是“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也是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总则编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合法、合乎公序良俗和绿色等民法基本原则;民法典物权编确认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首次确立依法出资设立企业的权利,明确了营利法人的财产所有权;民法典合同编坚持和完善了合同履行原则,强化了违约责任制度。

材料二   2014年10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制订民法典的重要立法任务。2015年3月,全国人大党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积极有效意见102万条。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坚持人民至上,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优势。


(1)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民法典实施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民法典的编纂过程是如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的。
2021-01-25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1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政治试题1
6 . 2021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这一规定(       
①有利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
②是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大法
③有利于权力机关代表民意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④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1-21更新 | 49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五市九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7 .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表明全国人大(       
A.行使最高立法权
B.实行民主集中制
C.协助法律的实施
2021-01-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下表反映了该法典的主要立法进程:

时间活动形式主要成果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
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
确定了民法典编纂工作的总体考虑、工作步骤、体例结构等重大问题
2018年8月
2019年12月
编纂民法典过程中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10次累计收到102万条意见
立法调研27次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1290名代表提出3049条意见
修改民法典草案100多处
审议、表决并高票通过民法典

注:民法典既注重民事法律制度、行为规范的科学设计,又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制度、民法规范,展现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


(1)基于上述信息,有法学专家认为:“民法典的制定符合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分析说明。
(2)《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人民日报》对民法典的评价如何体现这一基本规律?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
(链接: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021-01-1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9 .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标志着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编纂任务顺利完成。民法典编纂过程中部分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网络公开征求意见参与网络讨论收集意见和建议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
10次10次42.5万人102万条3次

说明: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的诞生将深刻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面对上述数据,小李同学盛赞:民法典的编纂是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生动诠释,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该观点。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链接: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尊重群众,尊重实践。


(2)分析说明此次立法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合理之处。
2021-01-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10 . 材料一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和人类法治文明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法典;适应当代人格权的发展趋势,改变了传统民法“重物轻人”的体系缺陷,创设人格权编,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

材料二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于2015年启动了民法典的编纂工作。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随后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在征集了法学界专业人士和普通民众的意见后,对民法典草案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于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民事权利保护正式进入法典时代。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1)编撰民法典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成功案例,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民法典的编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诠释。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