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30多年来,4000余项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各行各业。微重力流体、燃烧和材料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解决国家材料短板问题、改进相关产品生产加工工艺等作出了贡献;利用飞行任务开展的航天育种实验,先后审定新品种300个,显著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这说明(     
①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②太空探索拓展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③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最终归宿       
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能够被人类改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北斗远在天边,应用近在身边。如今,北斗在国内导航地图领域已实现主用地位,北斗定位服务日均使用量超过3600亿次。此时此刻,距离地球表面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轨道上,北斗卫星正在不停运转,随时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从中可以感悟(     
①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②通过科研活动获得的认识最终服务于实践
③认识水平的提高使人类认识的对象日益广阔
④科研活动以获得精确的高水平认识为目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23年2月10日,远在火星执行全球遥感科学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已经在火星“上岗”满两年。两年来,环绕器“履职尽责”,持续开展对火星多维度探测任务,获取一手探测数据,取得丰硕科研成果。这充分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
④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9-13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4 . 在2023年5月29日举行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言人林西强表示:近期我国载人登月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目标是在2030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务,推动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向深空发展。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已启动研制工作,包括新的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月球着陆器,还有登月所需的航天服等。这表明(     
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②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循环往复
④正确认识事物必须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再次向世界发出共同探索宇宙的邀约:“十分期待并欢迎国外航天员参加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

探索未知宇宙,发展航天技术,是人类的共同事业,离不开各国的通力合作。一直以来,中国坚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倡导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航天国际交流合作。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说,随着太空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合作和发展机会”;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也同样关注到了中国对“与外国合作持开放态度”。“嫦娥”揽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对于样品的研究随即全面展开。迄今已有数十项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包括揭示月球年轻火山成因之谜、发现高含量的太阳风成因水、发现新矿物等。多年以来中国积极拓展与新兴航天国家的合作交流,让更多国家获得探索太空的机会,中国提出的“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是世界各国都享有的平等权利”的理念广受赞誉。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对我国邀请世界各国共同探索宇宙的航天理念的理解。
6 . “天舟一号”成功发射,既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的收官之作,又为”第三步”——空间站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航天事业更进一步发展。这表明(     )
A.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7 .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伟大的事业始于伟大的梦想,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

我国的探月工程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离不开党中央的正确决策部署,离不开我国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离不开我国的航天人发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探月精神,尊重科学,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更离不开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做后盾。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在追梦的路上上下求索,知止而行。      


中国探月取得一系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哲学启示是什么?
2023-08-2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2运动的规律性学案
8 .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返回,这是东风着陆场首次在冬季夜间的一次返回任务,根据气象部门预测,着陆当天气温会低至零下15摄氏度。各系统组织搜救回收任务多次演练,针对夜间搜索难题,科技人员基于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在着陆场应用,建设天空地一体化搜索引导体系。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有(     
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截至2020年2月1日,“玉兔二号”月球车累计月面行驶367.25米。“嫦娥四号”着陆器上月球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低频射电谱仪工作正常,获取大量第一手科学数据。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真理随实践的发展被超越
③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了认识工具
④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8-0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0 .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全部安全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逐梦星河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航天人的刻苦钻研与持续奋斗,克服重重困难,我国航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航天事业不断进步(     
①是正确处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必然结果
②说明正确的认识能把航天梦想逐步变成现实
③体现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④表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航天事业不断进步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