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进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释放“中国之治”最强信号,“国家治理”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的重要关键词之一,全会明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更好发挥法治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并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在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工作作出部署。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立法规划。在认真梳理研究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委托专家组开展专题研究,通过多种方式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企业和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过程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
3 . 阅读材料,亮成下列要求。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始,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近些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传统的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深刻变化,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一些父母“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22年1月1日,我国首部家庭教育专门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该法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填补了家庭教育领域的立法空白。当家事上升到国事,该如何尊重家庭教育的自身规律?国家通过科学立法,为家庭教育指引和赋能,而对于拒不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家长要实施批评教育、劝诫制止、予以训诫等措施。同时,该法实施的另一大亮点是强调立德树人,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减少短视化功利化的目标,把重心放在育人上,从而真正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制定实施是如何做到“科学立法为家庭教育指引赋能”的。
2022-07-23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测试
4 .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以下说法与之意思相同的是(     
①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
②如果有了法而不严格执法,法律就成了“纸老虎”
③政府只有严格执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才能彰显公平,伸张正义
④建设法治中国,必须要做到有法可依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条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这要求推进科学立法必须(     
A.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B.要充分发扬民主。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C.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D.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符合国情和实际。顺应时代发展。
6 . 地方组织法于1979年7月通过并公布实施。随着社会形势发展变化,为了推动地方政权机关工作和建设不断与时俱进,2022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材料体现了(       
A.我国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B.我国立法工作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良法之治
C.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做到依法立法
D.立法工作要体现民意,发扬民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强化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适应新形势需要和满足人民群众期待的重要的立法举措。

2017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议案,建议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2020年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公布并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多次审议,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严密的制度、严格的标准,严厉的问责,构建了权责明确、保护有效、利用规范的个人信息处理和保护制度规则。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要引导未成年人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上述规定(     
①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要求
②明确了学校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的主体责任
③旨在通过发展家庭教育促进家庭关系和谐
④为家庭教育的落实提供了必要的制度救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黄山松“患病”,有法律“药方”诊治;古建筑受损,有法律“巧匠”修缮;民生热难点,有法律“妙方”解决……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人大出台了一批特色亮点鲜明、符合实际需要的“小快灵”法规,着力让徽风徽韵在依法保护中得到更好传承。“小快灵”法规(     
①彰显开门立法理念,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②紧扣立法要求,接地气、贴民心、合民意
③立足实际、注重实效,促进法治德治融合
④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提高了社会治理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标志着家庭教育全面纳入法治实施轨道。
本法所称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家庭责任
第三章   国家支持
第四章   社会协同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该法律的施行(       
①强化了父母的监护职责,有效减轻了国家和社会的教育责任
②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③使“依法带娃”成为社会共识,实现了良法善治
④明确了家庭教育责任,有利于整合社会力量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