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进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新时代中国发展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草案的立项、起草、调研、审议、评估、宣传、实施等立法全过程、各环节,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建议,并把群众诉求“原汁原味”反馈给国家立法机关作研究吸纳的参考。这表明国家立法机关(     
①完善立法过程,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②延长立法链条,扩大民权,集中民智
③拓宽参与方式,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④创新法律制度,找到立法“最大公约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为适应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立法拥抱电商时代,使电子商务不再是法外之地,2021年8月20日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筑牢法治防火墙,最大限度保护个人信息权益。2022年9月2日通过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国家机关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法律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以良法善治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守护百姓高品质生活。据此,小刘同学认为“建设法治中国要坚持良法之治,只要完善法律体系,就能建设法治国家”。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对刘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3 .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这句话说明(     )
A.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B.立法机关应该科学立法
C.司法机关应该公正司法D.全社会成员应该自觉守法
2022-10-02更新 | 1071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单元检测
4 . 习近平总书记对立法工作提出要求,要完善立法规划,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这说明科学立法应该(     )
A.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和责任
B.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
C.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D.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5 . 政府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由于执法过程的不当往往带来一些争议与纠纷。这就要求行政机关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是(     )
A.严密的执法程序B.完善的法律文件
C.政府权力的扩大D.文明执法的落实
6 .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构建诚信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以下措施有助于构建诚信社会的是(  )
①行政机关建立健全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相关制度 
②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约束和惩戒失信行为 
③司法机关应加快对失信行为的立法 
④全社会成员应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1高三·山东·专题练习
7 . 当群主会犯罪,用自家人的医保卡买药报销被判刑,欠钱不还会获刑,替考被判刑,微信传谣是犯罪等等,普通人因为不懂法而犯罪的事情实在太多。推进全民守法,必须(       
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②保障公民立法权,切实维护公平正义
③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带动社会尊法守法
④公民自觉参与法治实践,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②
8 . 有专家提出,一个和谐、宜居的城市,应该是“婴儿车能在街头任意出现”的城市。媒体将这概括为“婴儿车指标”。有同学据此推测,达到这一指标需要城市基础设施完善、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环境优美等条件。创造这些条件,政府须切实(     
①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②坚持依法行政,带头严格执法
③履行科学立法职责
④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2023-06-17更新 | 12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1同步单元AB卷》(人教必修2)第02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单元测试卷(A卷基础篇)
21-22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9 . 2021年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栗战书委员长向大会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合宪性审查和备案审查工作,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野生动物保护、民法典实施、食品药品安全、优化营商环境等五个方面开展专项审查和集中清理,发现需要修改或废止的规范性文件3372件,督促有关方面及时予以纠正。做好合宪性审查和备案审查工作旨在(     
①彰显宪法权威,突出宪法作为根本法的至高地位
②加强宪法监督,保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立法
③加强权力制约,规范地方立法权限
④推进依法治国,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权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8-25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训练
10 . 在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制定旨在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由此可知,实施该法(     
①直接推动相关法律实施,建设完备法律服务体系
②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使个人信息保护有法可依
③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④体现了民主立法,立法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