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进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如今,家庭教育在很多家庭中是有所欠缺甚至完全缺失的,关于“不合格”家长的社会现象和新闻不胜枚举,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父母们开启了“依法带娃”的时代。

家庭教育促进法旨在通过法律的方式,引导父母去按照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念去教育孩子,更多关注未成年子女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该法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调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教育、民政、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提供指导和进行监督;具备条件的学校为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提供支持;对于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予以批评教育、劝诫制止,必要时督促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追究法律责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家庭教育,既是关乎个人和家庭福祉的“家事”,也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国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践行。

(1)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说明如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家庭教育。
(2)请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和落实。
2 . 近年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开展“万名代表下基层”活动。以下是其中一次活动的具体情况:
内容2022年8月8日至19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深入街道、乡镇代表之家和社区、村代表联络站听取群众对《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北京市节水条例(草案)》的意见建议
成果征求了75608位市民的意见建议,经梳理、汇总、去重后共收集意见建议17828条,这些意见建议大都被城建环保办和农村办研究吸纳,成为了解决现实问题的“金钥匙”
这一活动(     
①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是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②维护了公民决策权力,能调动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的积极性
③健全了代表联络机制,旨在提升人大代表为民服务的能力
④实现了科学民主立法,促进法律法规更好为经济社会服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新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法治成果,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从前期调研到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再到2021年的三次审议,可谓十年磨一剑。该法的出台开启了我国家庭教育的新纪元,将实现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实现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过程所展现出的“小家之事”背后的“大国之治”。
4 .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新时代中国发展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草案的立项、起草、调研、审议、评估、宣传、实施等立法全过程、各环节,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建议,并把群众诉求“原汁原味”反馈给国家立法机关作研究吸纳的参考。这表明国家立法机关(     
①完善立法过程,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②延长立法链条,扩大民权,集中民智
③拓宽参与方式,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④创新法律制度,找到立法“最大公约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北京立法规范住房租赁推动宜居安居;江苏以法治确保基本养老服务兜好底;上海立法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立法取得突出成就,立法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地方立法有助于实现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②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充分保障司法公正
③地方政府在制定行政法规时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④地方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治理难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五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这表明,立法应(       
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D.合理设定国家机关权力与责任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打击电信网络犯罪,破解治理难题,聚焦电信、金融、互联网三大行业突出问题,回应了群众期待。该法的实施(     
①坚持了科学立法,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利于净化电信网络环境
③恰当地行使了自由裁量权,破解了电信网络诈骗治理难题
①促进了政府公正文明规范执法,保障了人民的政治权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为适应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立法拥抱电商时代,使电子商务不再是法外之地,2021年8月20日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筑牢法治防火墙,最大限度保护个人信息权益。2022年9月2日通过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国家机关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法律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以良法善治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守护百姓高品质生活。据此,小刘同学认为“建设法治中国要坚持良法之治,只要完善法律体系,就能建设法治国家”。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对刘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9 .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必须发挥法治的积极作用,提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这需要(     
A.立法机关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制定良善之法来保障善治
B.政府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标准,确保行政权的依法运行
C.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法治实践,建立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D.各级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通过结果公正实现程序公正
2022-11-28更新 | 734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单元复习检测)
10 .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构建诚信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以下措施有助于构建诚信社会的是(  )
①行政机关建立健全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相关制度 
②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约束和惩戒失信行为 
③司法机关应加快对失信行为的立法 
④全社会成员应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