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进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对手》讲述的是一群智慧超群的国安干警,在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了“间谍”的蛛丝马迹,他们凭借高超的侦查技术和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排除万难,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党的十九大概括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明确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这要求中学生(     
A.科学立法,制定完善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
B.严格执法,严厉打击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C.公正司法,公开公平公正审理损害国家安全的案件
D.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2 .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有了新内涵,国家立法就有了新任务。

镜头一   适应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立法“拥抱”电商时代,使电子商务不再是法外之地;个人信息保护法筑牢法治“防火墙”,最大限度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即将提请审议,有望对电信网络诈骗施以全链条打击,全国人大常委会以良法善治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守护百姓高品质生活。

镜头二   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不断拓展代表参与立法工作的广度与深度,健全代表参与立法机制——把办理代表议案建议与编制立法规划计划、制定修改法律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改进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工作,更加注重向基层代表倾斜;积极邀请代表参与立法调研、论证、评估,为代表全过程深度参与常委会立法工作提供充分保障。

镜头三   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国家立法“直通车”为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国家立法提供了有效途径。截止2021年7月,全国人大法工委建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扩大到22个,涉及21个省(区、市),覆盖全国2/3省份,辐射带动各省、设区的市立法联系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结合三组镜头,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如何通过完善立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
3 . 普法文化街、“一街一室一园”普法文化圈……在西长安街两侧,法治漫画和以案释法的法律小故事文化墙随处可见。这种用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形式向居民阐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让人们逐步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新思维。开展全民普法有利于(     
①将全民普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建设法治社会
②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消除社会矛盾
④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在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的相关重要论述中,大量引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句,并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五蠹》;“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商君书》这启示我们(     
A.推进依法治国既不能罔顾国情,也不能因循守旧
B.民主立法要求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C.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民思想道德水平
D.要通过推进司法公开,更有效的促进司法公正廉洁透明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成为未成年人上网使用最多的设备。利用互联网学习的同时,也出现了沉迷网络游戏,参与网络打赏等现象。为此,国家先后修订和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从法律层面明确政府监管,切实加强监管问责;严格落实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推动家校协同发力,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和习惯等。

材料二   2021年6月18日,由中央网信办、共青团中央等联合主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北京启动。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监护人有权追回打赏款的理由及途径。
(2)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法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价值所在。
(3)结合材料二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青年如何书写青春华章。
2022-01-13更新 | 103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
6 . 随着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持续深度融合,某些APP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跨境流动等问题凸显。2021年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获表决通过,将于11月1日起施行。该法为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行为上了“紧箍咒”。这表明(     
①科学立法要符合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②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③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④坚持依法治国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1年10月1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体育法迎来第三次修改。此次修订明确,国家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体育法的修订表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了国家决定权
②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是此次立法的价值追求之一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④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应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与时俱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得了流感佩戴口罩,不在城市公共轨道交通的列车内进食……这些行为都被写进了《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这表明,促进文明行为需要(     
A.坚持公正司法,建立不文明行为联合惩戒机制
B.由党履行社会建设职能,开展文明素质提升专项行动
C.为文明立法,发挥法律对社会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
D.协同各种社会力量,完善多方合力的道德教育体系
9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科学立法内涵的是(  )
A.立法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
B.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
C.满足全体公民的需求,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D.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
2021-12-29更新 | 252次组卷 | 9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综合训练
10 . 随着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持续深度融合,某些软件APP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大数据杀熟”、滥用盗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凸显。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并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给这类违规行为“安上紧箍咒”。这表明(       
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科学立法
②科学立法要符合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③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④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