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进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2021年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授权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浦东法规,且浦东法规可以对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作出变通性规定。这是国家立法机关首次对非经济特区作出立法授权。此次立法授权决定(     )
①变革创新立法制度,依法扩大地方人大立法权限
②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③赋予了地方立法变通权,能变通执行宪法及法律
④授予了地方人大立法自治权,调动其立法积极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启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年。经过三次审议,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该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我国乡村振兴从此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也将开创我国依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


建设法治乡村需要多方合力。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中“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谈谈如何建设好法治乡村。
2022-03-05更新 | 403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各类数据迅猛增长、海量聚集,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数据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加快法规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等明确要求。按照党中央部署,制定数据安全法列入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会同有关方面成立工作专班,在数据安全法起草过程中,多次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有关部门、企业和专家学者的意见;整理国内外有关立法资料,开展专题研究;并到有关地方和部门调研,深入了解数据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听取立法意见建议。形成数据安全法草案稿后,又征求了中央有关部门和部分企业、专家的意见,经反复修改完善后,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数据安全法的出台,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国家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有助于加强我国应对因数据引发的国家安全风险与挑战,有助于全面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数据安全法的立法过程是如何体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原则的。
4 .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有为政府,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有关国家机关要主动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修改或者废止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中不利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规定,适时制定有助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法赋予行政机关必要的执法权。材料表明(     
①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利于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②建设有为政府要求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责
③建设有为政府要发挥好法治在政府治理中的效能
④变化发展着的实际要求行政机关随时制定新的法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这表明,推进科学立法必须(     
A.依法立法
B.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
C.发扬民主
D.合理配置权力与责任
6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一目标,需要(   
①全体公民遵法守法,信法用法
②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
③各级政府依法执政、执法严明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2-1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7 . 2021年1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本次动物防疫法修改比较突出的是着力构建科学、合理、健全的动物防疫法律体系,强化保障公共卫生法律制度,强调农业农村、卫生健康、野生动物保护等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人畜共患病防治的协作机制。材料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是(     
①人大常委会作为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强化市场监督
②我国立法机关坚持与时俱进,立良法保善治促发展
③国家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真实反映公民意愿是我国立法机关的基本价值取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海上维权斗争面临严峻复杂局面,但我国涉及海上维权执法的一些内部文件,知情范围小,缺乏法律效力,已不适应海上维权执法的要求。为此,2019年1月,武警部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聚焦使命任务,成立《海警法》研究起草工作专班,深入调研论证。反复研究修改,广泛征求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军委机关有关部门和有关战区、军兵种的意见;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听取行政法、海洋法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汇聚智慧,起草形成了草案。2021年1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为进一步规范和保障海警机构履行职责,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该法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海警法共11章84条,重点规定了海警机构的组织架构、职责权限、保障和协作、国际合作以及监督、法律责任等基本事项。海警法明确规定,海警机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崇尚荣誉,忠于职守,纪律严明,严格执法,清正廉洁。


(1)运用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海警法》的立法过程和内容对科学立法的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海警法》的出台是如何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原则的。
9 . 漫画中的做法旨在(   
A.提高立法的灵活性和针对性B.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性
C.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D.赋予地方独立的立法权
2022-01-24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21年1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运用执法检查等法治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情况:三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生物安全法,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共完成了12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和一个决定的制定修改工作;常委会还组织开展了海洋环境保护法、可再生能源法,关于全面禁止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和食品的决定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执法检查;听取审议了国务院6个环保专项工作报告,围绕生态环保有关决议落实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执法检查等法治方式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厉行法治、保护环境、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贡献了人大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在以法治方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现在社会上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请你为中学生如何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