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进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2 道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1 . 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但立法法本身也需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修正。继2015年第一次修改后,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新修订的立法法对设区的市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事项进行了调整,增加“基层治理”,并将“环境保护”修改为“生态文明建设”。这表明(       
①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②扩大设区的市立法权限,适应地方创新治理的实际需要
③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提高立法质量
④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应当按照法定职权开展立法工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14更新 | 8878次组卷 | 58卷引用:专题05 全面依法治国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时代10年,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立法工作充分汇聚民意民智:截至2022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32个,带动省一级、设区的市一级人大建立了55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

☆持续开展“减证便民”:推动各地方各部门清理证明事项2.1万多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行政机关通过信息共享、事中检查、事后核查等方式,加强告知承诺信用管理。

☆守护好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建立健全错案发现、纠正、防范和责任追究机制……


结合上述材料,依据《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如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3 .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善法应(     
①程序合规,通过民主立法推动科学立法 
②类别齐全,能体现和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③体系完备,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④内容合理,系统协调并涵盖社会生活各方面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④
2023-05-27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选考)试题
4 . “子不教,父之过”,这一传统道德理念将上升为法律。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至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这说明(     
①人大常委会通过行使表决权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
②人大常委会坚持依法立法,将传统道德理念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法律
③将传统道德理念上升为法律,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④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我国政府坚持民主立法,回应民众家庭教育诉求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5-1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2023年在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云南省公安厅推动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细化公安机关执法岗位权责,加强现场执法监督管理,规范接处警范围和流程,规范现场执法语言动作,全面落实现场执法音视频记录制度。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有利于(     
A.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实现司法公开公正
B.公正执法,减少执法人员行使自由裁量权
C.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D.规范执法,更好保障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2023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这表明我国在完善(       )
A.法治保障体系B.法治实施体系C.法治监督体系D.法律规范体系
2023-05-1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学考)试题
7 .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起草之时正值我国互联网勃兴之际,因而,这部法典也明显地贯穿着“互联网+”的时代印记,自带互联网光环。这主要说明(     )
A.民法典的制定符合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
B.民法典的制定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
C.民法典的制定科学合理地规范了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D.民法典的制定明确划分了不同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和界限,形成了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是必由之路。世界各国应该增强互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加强绿色国际合作,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中国日益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已与28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率先出资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计划,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材料二   近年来,海南省坚持用法治护航生态底色,依法制(修)订多项生态文明领域省级地方性法规,在海岸带保护开发管理、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实践走在全国前列。加强对各市县执法办案、执法监督、执法保障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稽查和评估,提升执法效能。2021年,办理生态环保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00件,追偿生态修复费用近5000万元,“司法保护海洋珍稀生物案”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典型案例。成立法律服务站,提供法治宣传等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意识。

材料三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其生态系统生产价值包括物质产品(农、林、畜牧业及花卉苗木等)、调节服务(空气净化、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等)、文化服务(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价值。

海南正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独特路径:五指山市水满乡种植茶叶4700余亩,培育出30多家茶叶加工厂和10多个茶叶品牌,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白沙县牙叉镇建造文体中心,引进“体育+旅游”一系列精品赛事,打造体育旅游小镇……通过共享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生态红利,人民有了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1)假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召开“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全球青年论坛,你将代表中国青年在论坛上向全球青年发出倡议。请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写一份简短的倡议书。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主题明确,逻辑清晰;③字数200字左右。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说明海南省是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就如何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出3条具体举措,并阐明依据且不能重复。
2023-04-18更新 | 4787次组卷 | 15卷引用:专题05 全面依法治国
9 . 法律意义上的“老赖”,一般是指在民商领域中的一类债务人,其拥有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但是基于某种原因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债务。如果不能有效惩治“老赖”,那么法律就会变成失去约束力的“稻草人”,不仅难以实现正义,更会对公序良俗、世道人心带来负面影响。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为惩治“老赖”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那么,减少“老赖”现象需要(       
①人大领导司法机关,推进严格执法
②行政机关依法执政,监督法律实施
③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加大打击力度
④公众提高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电信诈骗,让公众深受其害。数字社会建设进程中,公民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刻不容缓,建设抵御不法分子窃取公众个人信息和隐私的“防火墙”,需要(       

①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使个人信息保护上升到国家法律高度

②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好国家职能,提高行政能力和行政水平

③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履行好职能,依法对信息媒介加强管理和引导

④扩大公民政治权利,有效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