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把握世界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0 道试题
1 .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山东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将“千万工程”经验转化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思路办法和生动实践。各地把乡村和城市统筹协调,加快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等人为壁垒,促进发展要素更多下乡进村。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①要立足社会实践,把乡村振兴战略与齐鲁实际相结合
②运用类比推理探求齐鲁样板和“千万工程”的因果联系
③应从整体上把握城乡关系,以系统化思维推动乡村振兴
④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解决了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守正出奇”源自《孙子兵法》“凡战者,以正台,以奇胜”,指既按照常规发展,却又不固守常规,能突破思维、出奇制胜。从哲学角度看,“守正”与“出奇”的关系是(       
①“守正”与“出奇”是相互联结的,“出奇”寓于“守正”之中
②从“守正”到“出奇”,是一个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的过程
③“守正”是“出奇”的必要前提,“出奇”是“守正”的必然结果
④“守正”与“出奇”作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024-03-07更新 | 426次组卷 | 44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2020年以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发现了早、晚两期金中都遗址建筑组群。根据地层关系、建筑规制和出土遗物分析,早期建筑基址时代约为辽至金大定年间,晚期建筑基址时代约为金大定至金末元初。新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以往对金中都的里坊布局、城建规划等方面的认知,也为研究金中都的手工业生产、社会生活提供了新资料。这表明(     
①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深化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②实践是检验以往认知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考古探索将会不断刷新历史认知及其规律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因人的参与而变得丰富多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文物建筑遍布各地。

2022年1月6日,国家文物局印发《文物建筑开放导则》,明确了文物建筑开放应遵循的一般原则。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文物建筑对公众开放,鼓励采用新技术、新理念科学阐释和展示文物建筑的价值,鼓励开展公众参与、体验、互动式活动。

鼓励景区景点中的文物建筑尽最大限度向公众全面开放,但并不是简单开放就可以了,需要做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文物建筑开放使用涉及文物保护、地物权属。旅游管理、安防消防、景观环境等诸多环节。因此,文件同时明确,景区景点中的文物建筑应尽最大限度向公众全面开放,可根据文物建筑特点和开放需要,采取分时段开放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应如何做好文物建筑对外开放工作。
2024-03-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之治,“枫”华正茂。“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历久弥新。“枫桥经验”凝结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创新社会治理的探索和创造,已经从“一镇之计”上升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国之策”。这说明(       
①“坚持矛盾不上交”是实现“就地解决”的重要条件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基层治理的重要保证
③枫桥治理经验遵循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一般秩序
④从“一镇之计”到“一国之策”懂得矛盾问题的精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员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时,要用问题引领调研方向,树立“伤口捂着易烂,见光易好”的问题意识,不怕亮丑,做实调研前期工作。调研中要直奔重点、直击要害、直切痛点,拿出决心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坚持一分为二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敢于承认矛盾,用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③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9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0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从“大写意”转变为“工笔画”,从规划图转化成实景图。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正值风华正茂,务当昂扬奋进,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充满曲折的
③事物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④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这说明(     
①中国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惠及自身及他国
②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③中国已成为世界发展的积极贡献者和有力推动者
④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力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漫画,是紧跟时代脉搏、最接地气的艺术形式之一。过去漫画受制于印刷条件,多以简笔勾勒的绘画手法,展现幽默、讽刺、谐趣或哲思。如今的“大漫画”更注重多重艺术手段的融合创新,承接了传统漫画与当代动漫的跨界融合与创新。可见(     

①人的认识总是反反复复的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
④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一)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9 . 2023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元首会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美两国国家元首称谓上的差别主要反映了两国(     
A.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不同
B.元首产生方式及权力不同
C.国家的结构形式存在差异
D.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不同
2.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强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两国要以沟通对话增进相互了解,以正确认知消除偏见误判,共同推动中美关系持续改善发展。这表明(     
①处理中美两国关系应当立足双方的根本利益
②中美两国深化交流合作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③中美两国以合作代替竞争从而促进世界和平
④中美双方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两国关系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1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政治试题
10 . 经浙江大学科研团队反复实验,首次借助精密技术把从菠菜中提取的类囊体,跨物种递送至动物体衰老退变的细胞内,使动物细胞获取光合作用的能量。这有望成为更好满足人类抗衰需要的新“能量密码”。这表明了(     
①人类的需求推动了光合作用新价值的发现
②人为事物联系促进了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表明一切皆有可能
④跨物种递送实践有利于完善细胞生长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