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由此可见(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无止境,认识发展无止境
②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④真理是具体的,会随着具体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和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12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政治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2 . “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当你伤风感冒时,总会听到家人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是医生指出,患有肾脏疾病或心脏疾病的人应该限制饮水量,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身体无法排出多余的水分,饮用过多水分可能会加重病情。这说明(     
A.不同的立场会影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
B.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D.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并相互转化
2024-02-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练习政治试题
3 . 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中国空间站给我们观察太空失重情况下的特殊自然现象提供了崭新的平台。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的真理
②人们的认识来源于空间站技术
③利用规律能够使事物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状态
④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改变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仿真模拟卷01
4 .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以下过程。
党的十四大提出,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党的二十大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表明(     
①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拓展和深化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科学理论对改革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④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完全同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成果,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延长了约8亿年。该成果深化了人类对月球演化历史的认识,可见(       
①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
③在继承基础上不断超越是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科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1更新 | 9873次组卷 | 55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3(北京专用)
6 . 学生要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理念与学生情况之间的关系,医生要面对和处理处方与病情之间的关系。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B.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C.必然和偶然的关系D.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023-01-06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地下0.2米”看似不起眼的深度,却是某些动物生存下来的环境条件。当气温降至10℃之下时,中华大蟾蜍会藏于地下0.2米的泥穴中冬眠。等到第二年春天,我们会看到土里“长出”蟾蜍来。比起城市中水泥砌成的池塘,这些动物更需要长满植物的、柔软的泥土。建设动物友好型城市需要人们(     
A.承认真理是没有条件限制的B.把握事物发展固有的规律、条件
C.割断城市环境中的人为事物的联系D.顺应自然,无需做出任何改变
8 . 光也有自己的节日?十九世纪末,物理学研究证实光是一种电磁波,爱因斯坦先后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受激辐射理论,为制造激光奠定了理论基石。1960年5月16日,美国物理学家梅曼制造出了第一台激光器,为光的应用翻开崭新的一页,光的功能不再局限于照明,开始进入通信、医疗、环保等领域。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5月16日设立为“国际光日”。“国际光日”的设立(     
A.强调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旨在鼓励科学研究造福人类
C.证实科技进步使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D.说明光的性质在不同条件下是不确定的
9 . “月宫一号”是我国第一个“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实验装置”,由1个综合舱和2个植物舱组成,可以在高闭合度环境下栽培多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蘑菇等,还可利用植物中人不吃的部分,比如作物的秸秆、蔬菜的败叶等培养黄粉虫。在“月宫一号”内全天候封闭、长期驻留的志愿者,要在舱内生活、学习,开展科研、娱乐等活动。对于这项实验,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①科学实验是探索未知的主观认识活动
②志愿者既是实践主体,又是实践对象
③科学研究追求的是真理,不允许谬误存在
④实验能深化、检验对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宋代画家郭熙在山水取景构图上创立了“三远”法,“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势突兀,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同样都是“远”,意境却不同,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宋代画家郭熙《窠石平远图》
A.共性与个性相统一B.外因对内因起决定作用
C.真理与谬误无界限D.想象可以直接变为现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