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来自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古代DNA中心领导的研究团队使用来自约45000年前的人类遗骸样本的古代DNA,揭示了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以前未知的一面。这一发现挑战了人类适应环境的主流观点,并让我们对人类在地球上迁徙时如何适应新环境压力有了新的认识。这说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④认识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古生物领域的传统认知是,最早的恐龙和现代鸟类一样产“硬壳蛋”。2020年,马克·诺雷尔等学者利用统计学方法推测,认定恐龙的共同祖先产的是“软壳蛋”。2023年中国研究团队完成对在贵州省发现的约1.9亿年前的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发现最早的恐龙蛋是一种介于“硬壳蛋”与“软壳蛋”之间的“革质蛋”。由此可见(     
①人类对恐龙蛋的感性认识已深化为理性认识
②人类对恐龙蛋的正确认识需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③恐龙蛋是“革质蛋”是人们对恐龙蛋的最终认知
④在探索恐龙蛋“真面目”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23年12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晓旭团队及其合作者取得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三维取向成像技术,首次实现了纳米金属塑性变形的三维电镜研究,发现纳米金属塑性应变可恢复的反常现象,并揭示了这一现象的物理本质。这一新发现发展了纳米金属塑性变形理论,将为先进纳米结构材料研发、纳米材料使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以及微纳器件功能优化提供理论指导。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②科学实验是认识的来源   
③任何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真理为实践服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对下列漫画(漫画来自网络,有改动)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不必担心犯错,错误是宝贵的财富
②只要善于总结,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③要勇于实践,反对“不做不错”的思想
④若怕犯错而不去实践,终将一事无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发射,顺利和“神舟十六”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七号”,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每一步都饱含艰辛。面对困难,中国航天人没有气馁,而是脚踏实地,精益求精,不断优化,每一次飞行都会运用一些新技术,解决一些老问题;每一次验证的技术都比上一次更先进,更完美,中国人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航天梦。这表明(     
①中国航天人做到了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认识工具的改进推动人们认识的发展
③中国航天事业在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推动实践的发展
④真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被推翻和超越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6 .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强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会议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八个字对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作出总结。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正确对待谬误
③实践出真知,真理能够更好地推动实践发展
④人类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传播学里有个概念叫“沉默螺旋”,是指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处于少数或者容易被批判时,会选择沉默来防止被孤立。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学者提出了“反沉默螺旋”:曾经的“一己之见”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条件下,反而比以往更容易传播。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现象说明(     
①人的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②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相伴而行,没有界限
③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12-27更新 | 308次组卷 | 65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一中2021届高三1月诊断政治试题
8 . 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三位科学家Alain Aspect、John Clauser,Anton Zeilinger分享,以表彰他们“用纠缠光子进行的实验,确立了贝尔不等式的违反,并开创了量子信息科学”。历数有关量子理论的诺贝尔奖会发现,几乎每个年代都有重大量子理论获诺贝尔奖。这表明(     )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认识的真理性必须通过处于主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的检验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2年2月17日,河南大学王学路教授研究团队在NewPhytologist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根瘤菌侵染触发大豆共生根瘤细胞核内复制的机制。该研究不仅为深入研究根瘤菌和共生固氮领域的诸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而且也为研究核内复制在植物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范式。这印证了(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实践过程及其结果受到规律制约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实践而向前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1-24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2年9月,中国月球样品研究团队通过X射线衍射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在14万个月球样品颗粒中,分离出一颗粒径约10微米大小的单晶颗粒,经国际矿物学会确证为一种新矿物。新矿物的发现,为月球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更多基础科学数据,深化了人类对月球和太阳系的认知。这表明(     
①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人的认识具有上升性
④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