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速览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要点:
一句话展望2021年: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
向谁致敬?
向所有平凡的英雄致敬!
为谁而骄傲自豪?
为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而骄傲,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
2021年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

上述贺词给我们的文化启示有(       
①高举民族精神火炬,在奋斗中自强不息   ②强化理想信念,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③以榜样为力量,做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④努力发展才能,素质越高更能创造卓越人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某市为了弘扬孝道,制作了一批街头公益广告,其中有“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埋儿奉母”,讲的是汉代人郭正为节省粮食供奉母亲,决定埋掉儿子。很多网友大呼接受不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基
②新时代的孝文化应该摒弃传统孝道而从头开始
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孝道是时代的包袱
④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要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0-12-25更新 | 331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练习试题2 一、二单元
2010·安徽·三模
名校
3 . 为更好地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
C.古建筑是徽州文化的集中表达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14-15高二上·广东·阶段练习
名校
4 . 2019年是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7周年。77年来“文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激励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走出书斋,投身沸腾的生活,走入人民大众之中,创作出一批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④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0-02-14更新 | 268次组卷 | 46卷引用: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练习试题2 一、二单元
5 . 2019年新年伊始,我国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开播之际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以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中国。该要求强调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需要:
①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②在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
④加强交流互鉴,增进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③④
2019-09-19更新 | 623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练习试题2 一、二单元
6 . 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曾是德国人的职业常态,如今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德国制造”中被重塑。可见
①中德两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②精良的德国制造取决于严谨认真的德国文化
③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
④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19-02-08更新 | 427次组卷 | 45卷引用: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练习试题2 一、二单元
7 . 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2019-01-30更新 | 1901次组卷 | 70卷引用: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练习试题2 一、二单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558次组卷 | 58卷引用: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练习试题2 一、二单元
9 . “我们只有读懂过去的厚重,才懂得现在要干什么,才可以展翅未来。”从文化的角度看,这句话启示我们
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③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④对传统文化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0 .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虽然在各地人们过中秋的形式不一样,但吃月饼、赏月等仍然是许多海外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①自身传承的特点
②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