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卢浮宫的创想”“浴火重光一一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这些展览让我们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与历史。下列观展感受中,对文化的多样性持有正确态度的是
A.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传承和弘扬
B.文化交流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C.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补充的过程
D.不同文明有“特性”,更有着“共性”,我们应增进理解,追求统一
2019-01-08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高二必修3《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测试(二)
2 . 2018平昌冬奥会除了有赛场上的竞争外,还有体育媒体的比拼。虽然电视媒体仍占据首选位置,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风头正劲,PC、手机、PAD、IPTV等各类终端以其及时性、便捷性争夺受众的眼球,成为主流。据此可知
①新媒体渐成主流,意味着电视传统媒体即将退出历史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促进文化的传播
④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9-01-08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高二必修3《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测试(二)
3 . 2018年6月9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集中开展了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A.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B.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C.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019-01-08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高二必修3《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测试(二)

4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8年1月15日,《延安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第一期举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之果、精神之花,它承载历史、传承文明,是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和崇高的道德价值,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是引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透着优秀的人文精神基因,对于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胸襟、净化灵魂、启迪智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尊重、保护、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1)结合材料,说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文化生活依据。
(2)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 . 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体现了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在发展中继承
C.世界文化遗产对研究文明演进的重要意义
D.文化创新是一个摒弃传统、大胆创新的过程
2019-01-08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高二必修3《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测试(三)
17-18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面对复杂的“全球化”浪潮以及多变的国际环境,在汲取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营养的同时,要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使其具有中国气派、民族特点的独立品格,是民族文化交流面临的重要任务。这说明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时
①要以其他民族文化为主
②要以我为主,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
③要充分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
④要重点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而不是内容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19-01-08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高二必修3《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测试(三)
7 . 清代学者叶燮曾说:“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从文化角度来看,这强调了
A.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B.优秀文化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
C.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D.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019-01-08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高二必修3《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测试(三)
8 . 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了三次重要革新后,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建安气骨为诗人们广泛接受,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这表明
①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塑造人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19-01-08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高二必修3《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测试(三)
9 . 2018年以来,浙江常山县在开展“一户多宅”集中整治的过程中,分外注重对有乡愁记忆和历史价值的传统村落和古建筑的保护。这有利于
①传承乡土文化,提高村民思想道德修养
②增强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保护区域文化,展现文化的民族性
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民族历史文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9-01-08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高二必修3《文化生活》期末综合测试(三)
10 . “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沉淀千百年的经典看似很遥远,却在自然亲切的歌词中浮现在听众面前。《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成功在于其
①让人们重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不竭的生命力
②是复苏文化记忆的历史呈现,更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时代强音
③首次实现了诗和歌的结合,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④让观众在歌唱中学诗词、背诗词,是传承经典最合适的方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