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下图是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所书的环读四言诗句,从任何一字起,或左行,或右行,皆成二句四言诗,妙趣横生。这幅作品()

①以优美的书法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以新颖的结构表现了诗词的鲜明独特魅力
③以隽永的文字呈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以美好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心中的爱国情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10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2 . 漫画《文化输出》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②要在文化渗透中提高文化影响力
③要在文化传播中提高文化认同感
④要维护文化安全,提高文化软实力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2016-11-26更新 | 174次组卷 | 6卷引用:新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14-15高二上·广西南宁·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历史典故与民族精神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①文成公主赴西藏和亲——-勤劳勇敢
②大禹化干戈为玉帛——-团结统一
③土尔扈特部东归——-爱好和平
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
⑤台湾人民抗击荷兰殖民者——-爱国主义
A.①③B.②④C.④⑤D.③⑤
4 . “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
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
2016-11-26更新 | 10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7秋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单元检测: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5 . 从开发闽越山地到迈入海洋人文环境,从感悟练武、劲法运用上升到艺术追求,积累起深厚的人文精神,造就了南少林武术文化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这一过程体现了(  )
A.民族精神内涵丰富又与时俱进
B.区域文化渐趋融合又各具特色
C.民族文化兼收并蓄又异彩纷呈
D.中华民族几经磨难又永葆本色
2016-11-26更新 | 6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秋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单元检测: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4-15高二上·湖北荆门·期末
6 . 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烽火硝烟,江山激昂,多少民族苦难,都压不垮中国的脊梁。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6-11-26更新 | 41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7秋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单元检测: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9-10高一·山东淄博·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476次组卷 | 45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六中文化生活测试2套(一)
2010·全国·一模
名校
8 . 2009年4月1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对人们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加大科学精神的含量,把科学精神作为反对封建迷信、邪教非法活动、伪科学的锐利武器,引导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因为( )
A.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优秀文化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2016-11-26更新 | 517次组卷 | 5卷引用:2010《文化生活》综合测试2
9-10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某省省委书记说:“不提高文化软实力,就不能树立我省发展的新形象,我们的经济竞争力也会受到影响。”这说明了
A.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各地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B.文化软实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D.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能促进市民政治素养的提高
2016-11-26更新 | 631次组卷 | 3卷引用:新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9-10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10 . 有位教授曾用过三首诗词来形容三大江的文化特色,如黄河文化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长江文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珠江文化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共此时”三字就很能体现广东文化的包容性与共时性。上述材料表明
A.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B.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C.文化与政治、经济是相互交融的D.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2016-11-26更新 | 922次组卷 | 5卷引用:2010《文化生活》综合测试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