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多次引用“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等典故,强调“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坚守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4-12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练习
2 . 劳动教育不仅要提出“理念”,还应有明晰的操作路径,打通劳动教育链条上的关键环节;不仅要传承“耕读传家久”的传统,还要有新时代的朝气和特色;不只是培养劳动技能,更要有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引领,引导学生树立劳动精神,培养有责任担当的接班人。上好劳动教育这门人生必修课,青少年需要(       
①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劳动中创新
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时代新人④深入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07-29更新 | 6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必修3第04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单元测试(B卷提升篇)
3 . 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对珠峰高度的重新定义,是中国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象征,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珠峰登顶成功的时代价值在于(       
①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理论依据②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涵
③为增强民族文化创造力提供现实路径④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29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必修3第0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测试(B卷提升篇)
4 . 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怀着敬畏之心去把一个简单的工艺做到精纯,哪怕重复成千上万遍。越是互联网时代,工匠精神越是弥足珍贵。下列对工匠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①工匠精神是在实践中发展具有其时代印记
②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梦的提供现实路径
③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梦提供精神支撑
④工匠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的夏天,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席卷影院,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刷新影迷对于国产动画电影的认知。上映仅8天,累计票房达15.28亿,打破了迪士尼出品的《疯狂动物城》保持3年的榜首纪录,成为内地市场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

这部取材于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哪吒的改编作品,在借鉴《封神演义》《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电影作品的同时,在当代视角下,让“哪吒IP”重新焕发了新的艺术活力。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动画电影的制作水准不断提高,为今后国产动漫的创新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了新思路;随着全国60多个制作团队的助阵、后期的三年之久的磨合,满足了观众对于电影的镜头设计、完成度与画面张力的要求;与此同时,导演颠覆传统剧情,哪吒不再通过“自削骨肉”对抗封建立法,而是“打破成见,追求自我”,切合了当代文化基因中“不信命不认命”的集体潜意识;中国动画行业通过“不一样的打开方式”,重振中国信心,定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影片制作是如何通过“不一样的打开方式”迎来发展契机的。
2020-03-17更新 | 13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必修3第0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测试(B卷提升篇)
6 . 2019年12月19日,国家文物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深化四川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战略合作协议》,国家文物局将支持四川依托三星堆遗址建设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支持古蜀文明遗址、丝绸之路南亚廊道四川段、藏羌碉楼与村寨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探索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新路径。这是因为(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加强文物保护旨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③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④中华文化在发展中吸收和借鉴了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8-19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能力提升卷
7 . “汲取西洋绘画的精粹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国的艺术和文化,相反,可以站在一个全新的文化视野上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和审视。”画家范一夫在创作中对中西文化艺术差异进行发掘和思考,以风格独特的表现方式另辟蹊径,在中国绘画的现代转型中探究山水画发展的新路径。范一夫的艺术创作方式体现了文化创新要(       
①源于灵感,立足创作,自成一派
②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发扬光大
③来自实践,取自生活,天人一体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东西交融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19-08-21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二必修3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检测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古诗词中的名句佳篇浩如烟海,不可胜数。那些动人的诗词,运用优美的语言、意境、艺术将人生哲理、高尚情操与正能量表现出来,那些被诗歌史列入并大力传扬的诗人、词人,通常都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因为如此,他们才留下了诸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名句。《中国诗词大会》从《诗经》开始,到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数千年。中国古诗词通过央视等媒体播出,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材料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让电视文艺节目蕴含民族文化之美,是媒体入的责任。近年,各种主题真人秀节目竞相上线,《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以极高的收视率取得巨大的商业回报,但节目的创意大多是舶来品。针对文化传媒的发展路径问题,有人认为,大量引进国外节目创意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传媒的发展,应鼓励引进;而有人则认为这样会让我国的文化传媒囿于模仿难于突破,应限制引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诗词大会》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的意义。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把中华优秀诗词文化发扬光大?
9 . 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完成下面小题。
1.弘扬“工匠精神” 时代价值之在于
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③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④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
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10 . 我国国家领导人强调,不数既往,不能知将来;不求远因,不能明近果。以溯民族精神之源流、辟与时俱进之路径,用民族精神为中国梦“塑心”“聚能”。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族精神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全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