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8 道试题
1 . 为让革命文物更好融入城市生活,上海市有关部门注重革命文物外部空间环境的纪念性与开放性,与街区绿地、步行街道、小区广场等活力公共空间的更新激活相结合。另外,在革命文物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革命活动与相关史迹相互交错的不同地区,逐步开展资源整合、共享联动,如打造“红色一平方公里”行走路线、“鲁迅小道”等等。这些做法(     
①意在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②通过创设全环境育人空间,增强了市民对革命历史的共情
③丰富了革命文化的内涵和形式,提升了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④挖掘了革命文物的时代价值,彰显出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04更新 | 2317次组卷 | 32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2 . 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珠海航展上,一款造型非常科幻的新式战斗机模型广受关注。这款战机被命名为“白帝”,这个体现着中华神韵的名字深受国内外网友喜爱。这款“白帝”新式战斗机模型(       
①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②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承载表达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内容
④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04更新 | 28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3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上海合作组织要弘扬“上海精神”,加强抗疫合作、维护安全稳定、深化务实合作、促进民心相通,携手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实践探索。习主席的讲话(       
①体现“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核心思想理念
②折射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弘扬了以中华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诠释了如何融通文化资源以拓宽文化发展路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0年10月1日,恰逢中秋与国庆双节同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中秋诗会》,通过创造性的转化与创新性的呈现,让最传统的中华经典诗词,走进平民百姓家,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下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②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③必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④必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北京大学红楼,前身为北京大学第一院,曾是北京大学文科、校部及图书馆所在地,全楼红砖红瓦,因此被称为“北大红楼”。在这里李大钊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这里是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中国共产党主要孕育地和早期重要活动地、北京乃至中国红色文化的起点。作为北京市红色教育基地,走进“北大红楼”,重温革命历史有利于(     
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铸就坚持真理、担当使命的奋斗底色
②铭记奋斗历程,感悟红色文化超越时空的感染力、震撼力
③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④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力量,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22年某省积极推进公共文化场馆试点错时延时开放,双休日延长开放至晚上8点,为广大市民打造精神文化“深夜食堂”。截至目前,该省23家公共图书馆接待读者近480万人次,21家文化馆文化服务惠及群众近181万人次,夜逛文化场馆成为公众文化生活新常态。该省做法意在(     
①丰富文化产品供给,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②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改善公共文化服务,增强市民的获得感
④释放文化的经济价值,推动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这彰显出(     
①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②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可以使其更具魅力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22更新 | 297次组卷 | 35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能力提升)
8 .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兔被称为瑞兔、玉兔,代表着机智敏捷、纯洁善良、平静美好。吉兔呈祥,象征中华大地愈发安宁样和、生意盎然、朝气蓬勃。中华生肖文化(     )
①囊括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②蕴含着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
③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标识的体现
④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在江苏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有一支活跃的村民乐团——马庄乐团。几十年来,村民忙时务农、闲时从艺,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的文化,用文艺滋润心灵,不仅让村民的生活更加充实起来,也激发了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发展优秀乡村文化(     )

①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旨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③可以引领风尚,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④能够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20更新 | 161次组卷 | 4卷引用:章末检测卷(三)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10 . 2022年2月4日~20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冬奥会开幕式彰显深层次的文化自信从“雨水”开始倒数,行至“立春”定格,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展现着中华文明独特的宇宙观和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开幕式上,“黄河之水天上来”,表达着14亿中国人民对博大豪迈母亲河的赞美;“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代表世界各国的小雪花构成“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动人景观,诉说着“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景;小小火炬、灼灼其华,传递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实现了奥运历史上的点火创新;“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40多名纯朴的孩子放声歌唱,展示着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自豪感和人民幸福感;巨型“冰面”地屏、闪亮“冰雪五环”、AR效果雪花等数字光影特效打造出欢乐与激情的独特美感。从2008到2022,从“我”到“我们”,从“讲历史”到“向未来”,中国的文化自信在这种真实、立体和全面的展示中不断深刻和发展。虽然时长缩短、人数减少,虽然不穿古装、不讲5000年的故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创意和创新却彰显着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冬奥会开幕式的创意和创新彰显着更深层次文化自信”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