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8 道试题
1 . 2021年,紫禁城已经度过了自己的600年诞辰。站在历史的交汇点,故宫博物院期望通过加强5G技术和云计算等数字网络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故宫古建筑和院藏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建设数字故宫资源库,把更多文物资源和数字资源变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影视作品,适应时代所需。这表明(     
①文物的数字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科技进步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人们之所以爱桥,颂桥,离不开对桥的功能认识。

桥具有实用功能:桥是路的延伸,给人们带来交通的便利,没有桥,往来就不够畅通。桥具有艺术功能:桥能融入环境、美化环境,一座著名的桥梁就是一个地方亮丽的风景线。桥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杭州西湖的断桥、西安的灞桥、扬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桥”等背后都有着感人的故事。

“桥”还有着丰富的内涵:贸易,是畅通经济的桥;外交,是沟通政治的桥;交流,是融通文化的桥;对话,是打通心灵的桥。在国与国的关系中,造桥架桥多艰险,保桥护桥费思量,毁桥容易修桥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交融”的知识,说明如何架设和保护联通不同文明之间的“桥”。
2023-04-28更新 | 220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进博会首次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区,该展区汇聚37项国家级和市级非遗项目、69个老字号。在这个万商云集的大舞台上,优雅古朴的东方文化向世界展现着协和万邦、以诚待人的精神气质,文化的激荡令人心醉,理念的交流更给人以启迪。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进博会期间,国内外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中国为什么成功再次成为与会者热议的话题。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知识,简要说明进博会期间增设文化展区并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3-04-28更新 | 188次组卷 | 9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4 . 明哲保身最早出自于西周·尹吉甫《诗经·大雅·烝民》。原是指明于事理的人善于自保,有褒义;后来则指为了保住个人利益回避原则斗争的庸俗作风,有贬义。现在有观点认为,共产党员坚持践行“两学一做”方能“明哲保身”,做到用正确理论武装头脑,用制度规范行为,具备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鉴别力、免疫力、抵抗力,才不会信仰迷茫,精神迷失。该成语使用上的变化折射出(     
①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互转化、相伴而行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③认识是运动变化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④推动文化发展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革故鼎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真题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这段话摘自“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在1949年牵头组织起草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这是一代中国科学家家国情怀的写照。

“风吹起稻浪,稻芒划过手掌”“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袁隆平为“禾下乘凉梦”耕耘一生,年过九旬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病危之际,他最挂念的仍是稻子长势。

从国之重器到中国饭碗,一代代科学家心系祖国,无私奉献,在中华大地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科学家精神。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分析弘扬科学家精神对建设科技强国的意义。
21-22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数字供养人、王者荣耀飞天皮肤、“古乐重声”音乐会、敦煌诗巾、“云游敦煌”小程序和敦煌动画剧……三年来,敦煌研究院推出系列化、多元化、高质量的数字创意文化产品,通过运用云展览、融媒体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不断创新敦煌文化的传播途径和弘扬模式,让千年敦煌与时代接轨,共计有超过50亿次的曝光量,访客覆盖120个国家(地区)。这表明(       
①科技进步能够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和相互借鉴
②科技进步能够带动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③依靠数字技术才能让人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④数字文创产品的开发有利于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

截止时间发展阶段内容
1992年工程立项制定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
2005年实现第一步任务目标突破和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
2013年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全面完成突破和掌握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建成我国首个试验性空间实验室
2017年第二步任务目标全部完成突破和掌握货物运输、航天员中长期驻留等一系列技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2022年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任务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并将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与责任

(1)结合材料一,运用事物发展趋势的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为了长期运营产生更大的效益,计划推出上千个项目应用,欢迎国内外的科学家广泛参与,为人类太空探索和科学研究做出应有贡献。在这种情况下,有西方人士提出中国空间站的标注和收发指令都是中文,而没有像国际空间站一样使用所谓国际通用文字,这说明中国超级自我封闭,正在通过语言来摆脱来自其他国家的科学家。


(2)结合材料,运用类比推理的知识,判断该观点是否站得住脚,并说明理由。

材料三   2022年10月,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萨·克里斯托福雷蒂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组太空摄影作品,并配上了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著《兰亭集序》中一句描绘宇宙景观的古文(见下图)。



(3)结合材料三并运用文化知识,写一篇关于人类文化和谐共生的感想。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2023-04-05更新 | 961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8 . 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正式上线,来自莫高窟等石窟遗址及敦煌藏经洞文献的6500余份高清数字资源档案向全球开放。用户可以下载素材进行再创作,将作品上传入库后能够获得认证和确权保护,以后别人使用入库作品,创作者还能获得“分红”。“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     
①创新文化的物质载体,是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
②以"科技+文物"的传播方式,发挥了对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③向社会提供高品质文化产品,满足多样的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④通过资源、技术、确权管理的协同创新,激发创作活力,推动数字产业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革命先驱、志愿军将士、“两弹一星”科技工作者、新时代反贫困、建小康、战疫情、化危机、应变局的志士……汇聚起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把我们的事业推向更高点、让我们的事业走向更成功。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能让我们事业更成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对此观点分析说明。
10 . 某地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系列产业协调、融合发展,研发红军马灯式水杯、红军挎包、红军马灯式路灯等专利红色旅游文化产品10余种,开发红军茶果系列商品,力促“红色+”系列产品研发与交易,助力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红色+”系列产品的研发(       
①发挥了红色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
②借助产业发展推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承
③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
④坚持了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3-28更新 | 1049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