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目前,我国影视文化市场在面对精品短缺问题的同时,还存在着相同题材、相同形式影视作品同质化竞争,导致产能严重过剩、文化消费意愿下降的现象。这一现象
①反映了当代文化消费的大众化特点             
②凸显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③表明文化发展要改变人的消费观念             
④要求文化生产面向群众多样化需求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理解。”某地依托互联网搭建的虚拟博物馆,让静态文物“活”了起来,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其魅力,省时省钱省力,还能享受到气动性极强的沉浸式体验。这一做法体现的道理是
A.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C.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大众传媒完全超越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传播的手段
2017-04-14更新 | 315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荥阳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末阶段3测试高二政治试题
3 .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讲述了一批故宫文物修复者的“日常”: 擦掉黄花梨箱柜铜组件上的锈,显出黄澄澄的光;一个个齿轮的调适,大座钟上的野鸭终于能扇动翅膀;颜色已经黯淡了的瑟,一层一层刷上新漆后华彩焕然……经历岁月风尘而破旧残损的各种文物在一双双神奇的手中重新焕发光彩。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是因为(  )
A.文物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B.文物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博大的重要标志
C.文物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D.利用现代元素修复文物,可以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形成了许多风味,影响最大的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菜系。我国各地的饮食文化差异
①缘于地理、经济、风俗等的影响
②阻碍了相互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④决定了各地形成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由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大型中国青少年团队竞技公益励志节目《极速少年》,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团队意识,增强合作精神,提高身体素质,强健少年体魄,展示赛场上孩子们紧张激烈的角逐,获得了观众好评。《极速少年》的成功告诉我们
①要奏响文化主旋律,以优秀作品鼓舞人
②要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③要提升觉悟,以高尚的精神引导人
④要弘扬正能量,以科学的理论塑造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中国生态文化绵延数千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传统思想今天更应提倡,如今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生态意识的觉醒应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选择。
材料一:全国政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江泽慧在政协会议上的发言: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以华夏古村名镇、茶马古道等地域古丝绸之路生态文化遗产和民族风情、民间艺术等为载体;以森林(茶、竹等)、湿地、荒漠、海洋、草原等生态文化为内容,搭建开放多元、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交流平台;拓展区域间、政府间、国际组织间生态文化交流互鉴,传播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化精神,赋予古丝绸之路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等新的时代内涵;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创建互联互通的条件和环境,助推陆海丝绸之路双边、多边和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多方合作。
材料二:当前,大多数企业是以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来决定如何发展;一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方式陈旧,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不惜污染环境而引进夕阳产业项目;为了商品的销售不惜耗费宝贵的资源进行过度包装,超标偷排废水、废气;人们为满足口福而贪吃珍稀飞禽走兽,为了方便生活而使用一次性物品的现象屡见不鲜。“十三五”规划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写进五年规划,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必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此,必须加快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五化协同”以绿色化引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相关知识,谈谈在落实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如何发展生态文化。
(2)运用唯物辩证法“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结合材料二,从消费者和企业角度说明如何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请为校园开展“生态文明从我做起”的系列活动提两条合理可行的建议。
2016-12-1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河南焦作温县一中高三突击训练政治试卷
7 . 在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两位戏剧巨匠逝世400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了“莎士比亚遇见汤显祖”系列演出活动,广受好评。这一活动的开展是对
①外来文化价值的全面肯定
②传统文化主要在内容上积极创新
③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④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第四届“买得起的艺术展”于2016年5月13至15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与其他艺术展令人望而却步的价格相比,“买得起的艺展”价格非常亲民,所有艺术品的定价为一千港元至十万港元。展览还特意为参观者提供清晰和透彻的购买提示,包括有关不同的艺术演变进程和基本艺术技巧知识等,让新手对所购买的艺术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此项活动
①旨在让艺术品的商业价值在市场上得到检验和体现
②在寓教于“购”中激发参观者对艺术的兴趣
③有利于提升大众审美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
④能够满足大众对艺术作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9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时隔37年之后城市工作会议再度召开,体现了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重视。
材料一:城市精神。
中央提出城市发展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文物、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如果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的风采、特色和精气神也将因此黯淡。“历史是根,文化是魂,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日趋成为重要竞争力。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是该放缓脚步,重温民族文化,守住我们城市的历史文脉了。
材料二:城市之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患上了“城市病”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房价虚高、管理粗放、应急迟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破解城市发展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1)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述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对我国城市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在实现城市发展中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3)结合本地方城市发展实际,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关键词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探究,要求根据关键词确定探究课题名称,并说明选定该课题的理由。
10 . 2015年10月网易传媒在西安举办“2016里约奥运会战略发布会”。网易将以“身边总有竞技场”为主题报道2016里约奥运会,为网友呈现一场传承体育魅力、催人不懈奋进的体育盛宴。这表明
A.教育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B.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C.现代传媒能推动文化的传播和共享
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