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1 . “我们的中国故事”分享交流会于2023年12月在英国伦敦举办。来自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中英文化界、艺术界的近百名代表参加,共叙中国情缘,共话文化交流与合作。此次活动(     
①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②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各国文化交流
③表明文化交流互鉴具有超越国界和时间的非凡能力
④见证薪火相传的文化力量,向世界阐释推介中国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3年,江苏沛县八堡村“村界杯”足球赛和贵州台江县台盘村“村BA”篮球联赛“火爆全网”。这种贴近村民生活、步入烟火人间的草根球赛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在乡村的蓬勃开展,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助力了乡村振兴。由此可见(       
①“村BA”的火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②对待外来文化要保持开放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④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可以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清明假期期间,闭馆70余天的故宫博物院,线上开启“云进宫”模式。广大观众通过网络走近故宫,感受闭馆期间故宫的春日之美、建筑之美、空灵之美。除了“云赏花”“云踏青”活动,北京地区博物馆推出丰富多彩的线上互动活动,将清明节的传统文化画卷铺陈在观众眼前。这种“云进宫”模式令观众足不出户就感受到清明节的厚重文化。上述材料表明(       
①故宫之美激发了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动力
③网络直播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故宫文化通过创新传播方式而具有价值与魅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1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双百金科大联考文综试题
4 . 2020年9月10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突出劳动价值观念的培养,使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奋斗。全面加强劳动教育(       
①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是基于劳动观念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有利于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培育创造精神       ④可以发挥教育收集和储存文化资源的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双百金科大联考文综试题
5 . 宝尔博物馆成立于1936年,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县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文化艺术博物馆。据介绍,2000年以来,宝尔博物馆先后举办十多次中国特展,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展、南京博物院文物精选展、西藏精品文物展、秦始皇兵马俑展、三星堆及金沙文物精品展以及齐白石书画篆刻木雕展等。此举(     
①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②能够促进美国民众认同中华文化
③有利于推动东西方文化相互借鉴
④创新了中华文化的传播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1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高级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文科综合试题
6 . 电影《长安三万里》凭借精良的动画制作技术,以李白和高适的情谊为脉络,带领观众领略中华诗词的非凡魅力;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第二季让“无声之音、无形之相”的书法艺术更加贴近大众……近年来,“传统文化热”成为文化市场一大亮点。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发挥大众传媒超越时空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
③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强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3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7 .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认为,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智慧、贡献,应尊重和维护文明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的价值观、“推己及人”的伦理观、“协和万邦”的治理观,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华文明传承延续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各民族和谐共存、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有益启示。这说明(     
①人类文明的发展必然是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②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才能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随时代变化而丰富
④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面对数字内容再创作这一新兴文化传播形式,敦煌研究院上线“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壁画元素进行识别与汇聚,将19类专题6500份素材免费向公众开放,进一步拉近了社会大众和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让历史文化遗产可亲、可近、可学。上线“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旨在(     
①促进敦煌文化传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②提升数字资源和在线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获取更大利润
③使敦煌文化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④更好地发挥云平台选择、传递、创造敦煌文化的特定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0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潮起亚细亚”是这场开幕式演出的主题,整场演出中水的元素贯穿始终。开幕式通过演绎“水”的万千变化,彰显“潮”的澎湃向上,其中“潮”的概念既是奔涌无歇的澎湃江潮,是携手同行的时代浪潮,更是古老文明的国风国潮。上篇《国风雅韵》以“宋韵文化”为基础,使观众既能感知蕴含其中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也可以看到“山水入诗画”“烟雨染江南”等独具韵味的画面。中篇聚焦“潮”,导演组借助3D双人威亚技术展现浪潮的“力与美”,同时还将“潮”的概念进行了延伸。除了自然之潮的《弄潮涛头立》之外,《逐潮竞争流》和《新潮向未来》分别围绕体育之潮、科技之潮、时代浪潮展开。到了下篇,“水”则变成了绿水青山的概念延伸,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寓意着中国和亚洲各国山水相依,携手同行。

材料二   过去几十年,亚洲地区总体保持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就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亚洲奇迹。“亚洲奇迹”的背后,汇聚着亚洲各国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迸发出的力量与生机。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逆流涌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中的普通一分子,都期盼人类不同民族、国家、人群能加强沟通交流,不同文明能互鉴共生。杭州亚运会开幕之日正值中国农历的秋分节气,寓意丰收和团圆。透过亚运会这扇窗,世界再一次感受到亚洲的凝聚力。正如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的,“亚洲各国就像一盏盏明灯,只有串联并联起来,才能让亚洲的夜空灯火辉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潮起亚细亚”这场开幕式演出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
(2)举办杭州亚运会是中国和亚洲的共赢。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3-11-03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10 .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实现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的一种艺术实践。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这表明(     
①中国书法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是民族文化成就的标志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创造艺术并享受艺术
③中国书法可以展现出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与性情志趣
④中国书法能表达书写者的生活感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