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0 道试题
1 . 在11月8日召开的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国家图书馆的“中华古籍资源库”入选了2023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中华古籍资源库”能够在线检索阅览古籍,体验极佳,且数字资源非常丰富。它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亮相,让更多人看到了不一样的公共图书馆,也让人们意识到,原来图书馆还有这样的“打开方式”。由此可见(        )
①以科技赋能优秀文化,可以满足人们对文化发展的需求
②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传播手段的创新,实现了创新性发展
③借助大众传媒,可以有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④通过对传统思想的不断挖掘,可以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梦之旅》是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杂技剧。该剧以杂技为表现本体,融合了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与西方文化元素,展现了人们在圆梦路上的艰辛、拼搏和收获。该剧自首演以来,巡演足迹遍布全球200多个城市地区,观演人数近百万,成为海外巡演最受欢迎的中国舞台剧之一、该剧的成功在于(     
①融通不同资源,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②彰显东方艺术之美,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③用新的文化形式展现传统文化新内涵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实现文化融合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3 .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借助高科技手段,集中体现了东方美学。会徽“潮涌”、吉祥物“江南忆”、火炬“薪火”、奖牌“湖山”……这些亚运元素一经发布,就因其丰厚的江南意蕴、鲜明的中国气派、深刻的世界表达而广受好评。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赢得广泛认可
②中华文化在很长时间内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③杭州亚运会是世界感知中国的重要载体
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式传统服饰变得简约而不简单。它糅合现代服饰的设计理念,又保留传统的中式元素,成为时下越来越火的“新中式”穿搭。在欧美时尚秀场上,也有不少“新中式”非常现代的剪裁结合经典的斜襟、立领、织锦等传统元素,演绎出一种独具一格的东方之美。这表明(  )
①中式传统服饰对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重要作用
②文化交流和传播有利于增强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③独具特色的中式传统服饰文化是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④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当代服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袁隆平常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中国多一点粮食不怕,若少一点粮食,你试试看……”,这种情怀激励他孜孜不倦,忘我探索。这说明(       
①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日常的实际行动中
③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④爱国主义是鼓舞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20年4月6日,英国BBC推出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BBC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将杜甫介绍给西方世界,在全世界引起了关注。这部纪录片(       
①有助于消除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隔阂
②推动中西方文化进一步交流传播
③折射出中华文化在西方得到广泛认同
④说明文化是有共性和普遍规律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2023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致辞强调,我们倡导文明互鉴,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加强网上交流对话,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生。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促进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充分展示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积极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共同建设网上精神家园。致辞所包含的理念(       )
①立足于互联网发展加深各国文明相互依赖程度的实际
②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③超越不同社会制度,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④弥合文明差异,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文明新秩序指明方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宝尔博物馆成立于1936年,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县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文化艺术博物馆。据介绍,2000年以来,宝尔博物馆先后举办十多次中国特展,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展、南京博物院文物精选展、西藏精品文物展、秦始皇兵马俑展、三星堆及金沙文物精品展以及齐白石书画篆刻木雕展等。此举(     
①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②能够促进美国民众认同中华文化
③有利于推动东西方文化相互借鉴
④创新了中华文化的传播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这说明文化发展需要(     
①立足中国国情,进行吸收借鉴
②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③坚守传统文化,回答时代问题
④保持开放心态,认同外来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2年,可追溯至13世纪的“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获批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数百年来,庆元当地菇农创造和发展了山地农林复合生产系统。该系统被称为香菇栽培技术“活态博物馆”,为世界山区森林保育、食用菌栽培以及山区多功能农林业发展提供了示范。可见,该文化遗产(     
①能促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③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支配着人们的生活
④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典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