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0 道试题
13-14高三·山东济南·阶段练习
1 . 文化创造必须坚持“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的道路。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做法是(          )
①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
②加强交流,推动文化传播
③高举旗帜,引领社会方向
④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
A.④→③→①B.①→③→④
C.①→④→②D.②→④→③
2023-09-12更新 | 113次组卷 | 76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媒体是培育质量文化、传播品牌文化内涵的重要力量。要发挥媒体在提高公众质量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讲好中国品牌故事,促进全社会形成崇尚质量、追求质量的文化氛围,提高全民质量素养。作为当代媒体,需要(     
①传播当代优质文化,增强世界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接受认同
②注重中国品牌形象和文化的传承,展现中国品牌的时代内涵
③宣传品牌文化内涵,增强中国品牌文化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
④免费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22年,虚拟数字人大量涌现,“天妤”“文夭夭”“伽瑶”“苏东坡数字人”……他们或化身为文博场所的导游,或成为文化短剧的主角,或担任对外传播的文化大使,以又潮又酷的方式讲述着传统文化的故事,在海内外收获了大量拥趸。由此可见(     
①符合潮流的创新表达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
②文化对外传播应当坚持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
③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④数字技术赋能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富有生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8-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某校尝试课堂+基地的留学生特色培养方式,将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和研学基地建设有机融合。每年,该校都会举办中华经典诗词诵读吟唱比赛”“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等中国传统节日特色活动,让留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技艺,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这说明(     
教育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和发展
文化交流能够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内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在博物馆或文旅景区的标志性场景前举起一支文创雪糕,完成一张仪式感满满的打卡晒照,这样的照片不知不觉占领了社交媒体和朋友圈。除了“出圈”的文创雪糕,巧克力、节令糕点、甜品蛋糕、棒棒糖等越来越多“舌尖上的文创”正在社交媒体上吸引年轻人的关注,成为热销的文创产品。“舌尖上的文创”“出圈”(     
①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个性化表达
②得益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提升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内涵
④能增进人们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但想让京剧赢得海外观众的青睐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某中国旅日艺术家广泛吸收京剧各大流派所长,将昆曲、西洋乐等艺术元素加入传统京剧中,创作出独特的“吴氏青衣”唱法。在传统唱腔与叙事的基础上,他还借鉴国际流行文化元素,辅以现代声光电画舞台效果,创新推出了“吴氏新京剧”,受到日本观众的喜爱。这表明(     
①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可以增强戏曲文化魅力
②文化创新能增强国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现代大众传媒是促进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22年12月,在沙特阿拉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娓娓道来:“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促进人民相知相亲,共建美美与共的文明百花园。”习近平如此说,是因为(     
①推进文化交融有利于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②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③相互借鉴认同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④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3年6月9日,安徽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亳州博物馆、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在亳州博物馆举办强国复兴有我——亳州市“文艺轻骑兵”惠民展演,展演包括非遗展演、体验非遗制作、品尝特色美食。此次“文艺轻骑兵”展演意在(     
①提炼中华文明的精髓,形成民族文化的结晶
②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多样的文化需求
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实现文化惠民、文化乐民
④彰显亳州文化的厚重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7-2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9 . 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报道如下。
该项目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捕、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涵盖范围广,内容极为丰富。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以茶敬客、以茶结友、以茶敦亲的传统,体现了中国人谦、和、礼、敬的价值观。
中国茶叶出口至129个国家和地区,与其他国家围绕茶文化开展的对话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可见,茶文化(     
①涵养着我国和世界各国共同精神价值追求
②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交往交流的重要桥梁
③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①C.②③D.③④
2023-07-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10 . 人民网“大思政课”云平台是面向全国青少年群体打造的思政工作平台,开设青年大学习、在线课堂、思政实践等板块、涵盖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推动思政课堂走进网络,实现网络思政联通实践,全方位、立体化、精准式触达青年。“大思政课”云平台(     
①探系了“课堂”“社会”“网络”密切连接的教育样本,创新文化传播途径
②有助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巩固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③有助于汇集起全社会育人大能量,引导广人青年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
④是基于大思政课建设,我国文化建设中强基固本、凝魂聚气的基础性工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