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2023年7月24日,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举行开机仪式。该节目将以“文化丝路”为内核,讲述共建“丝路”的动人故事、传递各国人民真挚情感,以文化交流作为民心相通的桥梁,邀约中外艺术家与全球知名剧团共襄一场丰富多彩的艺术交融盛宴,畅叙文明交流互鉴的精彩硕果。该节目的拍摄有利于(     
①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
②畅享艺术交融盛宴,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③展现文化多样性,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流而丰富
④推动“丝路”各国文化在交流借鉴中相互融合、相互认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铭恩教师节,团圆中秋节。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和教师节同时出现在这一天,撞了个满怀。一个是家人之间的团聚,一个是尊师重道的感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秋节习俗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中秋节是我国重大岁时节日之一,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已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民族节日之一。这表明(       
①一个国家的民族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民族节日是国家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重要标志                 
④弘扬传统文化关键是关注民族节日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22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老一辈科学家们言传身教、慧眼识才,用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端科技人才,为大力弘扬他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精神,发挥好广大科技工作者“引路人”的作用,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党委携手新华网科普频道特与大家分享科技界五位大家师之风范。该活动举办的文化依据是(       
①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②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大力发展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四旗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3 . 作为成都大运会定点艺术活动,舞剧《大熊猫》于2023年7月29日至8月5日在成都城市音乐厅连演8场。大熊猫是最具地域标志性和国际认可度的文化名片之一。大熊猫形象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而四川又是大熊猫的故乡,这里的风土人文映照着大熊猫精神的内涵,悠久的生命历程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相呼应。选择在成都上演《大熊猫》这部舞剧(       
①能更好演绎中华优秀文化,展现中国精神和形象
②能让作品更切合实际,使其得到全世界认同
③有助于借助大熊猫形象,营造浓厚的大运会氛围
④能塑造中国风骨,彰显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暑期档电影《封神》备受关注。据悉,主创团队走访山西、陕西等地,对历史遗迹进行考察,通过先进的摄制技术与当代的镜头叙事让经典故事焕发新的生机。影片向社会传递正义善良的情感力量,使观众深深感受着中华文化的魅力。该电影的创作表明(     
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功能
②文化交流是实现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文化载体可以承载、表达和展现丰富的文化内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呈现于荧屏的一个个真实而精彩的“非遗文本”,就是生动的中国故事。近年来,一些展现非遗文化的电视作品,或通过意趣盎然的情节铺展、活泼亲和的表达方式、原汁原味的细节呈现走近观众,或巧用非遗元素,使其文化魅力在服、化、道、摄、求、美中绽放出来。用影像彰显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     
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双向赋能
②彰显了艺术创作“内容为王”的真谛
③能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有利于发挥现代传媒创造文化的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媒体是培育质量文化、传播品牌文化内涵的重要力量。要发挥媒体在提高公众质量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讲好中国品牌故事,促进全社会形成崇尚质量、追求质量的文化氛围,提高全民质量素养。作为当代媒体,需要(     
①传播当代优质文化,增强世界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接受认同
②注重中国品牌形象和文化的传承,展现中国品牌的时代内涵
③宣传品牌文化内涵,增强中国品牌文化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
④免费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近年来,随着图书、电视、电影、文艺演出等传统文化产业和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新兴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人民群众所需所盼的公共文化产品日渐丰富,逐渐从“有什么看什么”转变为“想看什么有什么”,文化视野更加开阔。这表明(     
①生产力进步为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准备了根本条件
②大众传媒的普及决定了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必然扩大
③网络化、信息化的文化传播手段丰富了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
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道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某校尝试课堂+基地的留学生特色培养方式,将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和研学基地建设有机融合。每年,该校都会举办中华经典诗词诵读吟唱比赛”“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等中国传统节日特色活动,让留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技艺,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这说明(     
教育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和发展
文化交流能够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内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但想让京剧赢得海外观众的青睐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某中国旅日艺术家广泛吸收京剧各大流派所长,将昆曲、西洋乐等艺术元素加入传统京剧中,创作出独特的“吴氏青衣”唱法。在传统唱腔与叙事的基础上,他还借鉴国际流行文化元素,辅以现代声光电画舞台效果,创新推出了“吴氏新京剧”,受到日本观众的喜爱。这表明(     
①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可以增强戏曲文化魅力
②文化创新能增强国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现代大众传媒是促进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3年6月9日,安徽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亳州博物馆、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在亳州博物馆举办强国复兴有我——亳州市“文艺轻骑兵”惠民展演,展演包括非遗展演、体验非遗制作、品尝特色美食。此次“文艺轻骑兵”展演意在(     
①提炼中华文明的精髓,形成民族文化的结晶
②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多样的文化需求
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实现文化惠民、文化乐民
④彰显亳州文化的厚重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7-2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