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2022年9月,南宁市某小学国粹有传承,文化有自信,民族有力量——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启动。学校精心设计建设中医药社团活动文化角及文化楼廊,将中医药文化与学校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开展中医药文化课程跨学科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以上活动的依据是(     
A.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B.中医药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教育具有传递优秀文化的功能
D.教育是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总结其变化规律,先民们有序组织农事生产,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二十四节气依据太阳运行规律,直观反映四季变化。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季节、气温、降水甚至物候等变化,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行动指南。另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的辩证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生动实践。200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它不断焕发着新的光彩。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借力世界盛会大舞台,一跃成为“中国式浪漫”的代名词之一,为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出圈”奠定基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实践的实用价值受到一定冲击。而其承载的中华传统科学知识、哲学认知、美学观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等天人合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尤其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当下,二十四节气表达的顺天应时理念,仍是当代人需要从中汲取智慧的宝贵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请就如何传承节气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两条建议。
3 . 2022年以来,中央宣传部先后向全社会发布了“最美基层民警”“最美铁路人”“最美巾帼奋斗者”“最美职工”“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最美家庭”先进事迹,要求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医生”“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学习宣传活动,“最美”事迹和人物彰显大爱、激扬正气,让人感动。这启示我们应该(     
①知行统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吸收外来,遵循人类普世价值
③贵义贱利,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④崇德尚义,自觉维护人民的利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一座古城,一幅画卷,从时光深处走来,有着2800余年历史的平遥古城,宛若一幅行走的画卷,呈现出“明清时期汉民族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万千气象。作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之一,2800多年岁月里,人们对古城的情感和保护,始终在进行中。这说明(     
①平遥古城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②平遥古城在社会群众中是约定俗成的传统文化
③平遥古城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④平遥古城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纽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10-2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中秋月正圆,家国总关情。中秋承载着团圆和睦的美好追求,凝聚着深厚的家国情怀,那些古今饱含真情的诗句,将中秋节的家国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过好传统节日,我们从中可以了解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继而增加文化自信、涵养民族精神。从材料中可以感受到(     
①传统节日对于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②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④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10-29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湖南雨花非遗馆联合多所学校开展“一个学校抢回一门手艺”活动。扎染、活字印刷、皮影戏、剪纸、中医药……这些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非遗项目,如今已成为湖南省长沙市多所学校的社团活动课。开展上述活动主要基于(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筑牢民族精神根基
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④继承传统文化是培养文化自信的客观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0-2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于2020年9月9日在北京圆满落幕。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线下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贸易活动,其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服贸会彰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潜力和对世界经济的助推力。

本届服贸会共有来自148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参会,包括110家境外商协会、199家世界五百强企业,通过媒体发布创新成果97项、联盟平台类成果19项、首发创新类成果99项。

服贸会这座桥,为推动开放合作和世界经济复苏贡献了中国智慧,也促进了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汇聚。可以说,服贸会既是各国经济贸易交流的舞台,也是各国文化平等交流的舞台。


(1)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谈谈服贸会是如何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的。
(2)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该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如何才能更好的传播中华文化,提出你的两点看法。(每点不超过15字)
2022-10-26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京发布《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分别从网络文学实现题材转向、网络文学推动全民阅读保护激活创作生态、网络文学全链条开发、网络文学出海等角度,综合分析梳理了2021年度网络文学行业及其上下游的整体变化态势。请回答下面小题。

1.2021年,网络文学成为反映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脱贫致富、抗疫工业生产、服务业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入到网络文学当中,勾勒出中国当下最火热的现实。这表明(     
A.文学作品能反映社会生活,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
B.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
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D.立足时代之基的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2.2021年,中国作协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传播作品1000余部。其中,实体书授权超4000部,E线翻译作品3000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网络文学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有利于增强海外读者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③现代大众传媒能跨越时空进行文化的传播
④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孔子带着门徒周游列国,在传播仁爱思想的同时也在亲身经历中丰富了儒家学说;唐代玄奘远赴印度,为中国带回大量佛教经典,也将大唐文明传递到远方各国;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游记,打开了西方人认识东方文明的窗口,促进了欧洲人文的广泛复兴。这些事例共同说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②人员流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中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④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人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2更新 | 1011次组卷 | 130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