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0 道试题
1 . 2023年4月20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谷雨”,也是联合国第14个中文日。在庆祝联合国中文日到来之际,许多对中国文化心怀热忱的外国友人纷纷参加到书写汉字的活动中。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展示中文语言魅力,增进文明交流互鉴
②中文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得各国人民的认同和喜爱
③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19更新 | 454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冲刺文综政治试题
2 . 延安精神是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引导和勉励更多的人做延安精神的时代传人,《延安日报》特开设“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专栏。下列选项可以作为专栏内容的是(     
①追忆峥嵘岁月,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奋斗力量
②探访革命旧址,学习革命先辈们的革命精神
③整理研究成果,进一步改编和丰富延安精神
④推动文化交流,将延安精神与外来文化结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自秦汉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民俗生活,是中华民族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表明(     
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③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中
④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真题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粟(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约16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先民发现了青狗尾草的天然变异现象,于是选出穗大、不落粒的青狗尾草驯化出小米。随着小米的广泛种植,先民逐渐形成以小米种植兼渔猎采集的生活方式。约公元前4500年,小米经中亚传入印度,又沿地中海北岸及多瑙河流域传到希腊、荷兰等地,从而走向世界。从此,在世界历史上,小米在农业生产、日常烹饪、医药服用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粟演化成一种文化符号,被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诗经》中有“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我粟”的咏叹,苏东坡更赋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诗句。小米在梵语、波斯语中分别被称为Cinaka和Shu-shu,与“秦”“粟”谐音。英语称小米为millet,它来自中古法语,中古法语又来自拉丁语milium,所以小米的拉丁学名叫Miilacium,源自印欧语mele,是“压碎”“磨碎”的意思,由于磨成的粉很细小,无法计数,于是有了million(百万)一词。这不仅能够反映外国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具有一定联系,也可以佐证小米由我国传播出去的历史事实。

从青狗尾草华丽转身而成的小米,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的珍贵礼物。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3-06-14更新 | 7752次组卷 | 49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1993年至2023年1月,中国累计派出援助圭亚那医疗队18期263人次,在当地乔治敦公立医院、林登地区医院等开展医疗援助。为了帮助更多圭亚那民众,医疗队多次组织对偏远地区或弱势群体的义诊活动,向孤儿院捐赠物资、赠送玩具和文具,为福利院儿童进行全面健康体检。开展对圭亚那的医疗援助(       
①增进了中圭两国的文化交流             
②有助于改善圭亚那民生状况
③强化了中圭两国的同盟关系               
④创新了南南国家的合作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1更新 | 9242次组卷 | 4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柏拉图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当前,中国尚处在话语低位状态,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存在巨大的文化逆差。国际舆论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但这个格局不是不可改变、不可扭转的,关键看我们如何做工作,如何增强对外交流的话语权。所以我们要找到一套有效的中国话语去说明中国、解释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文化是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谈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讲好中国故事。
2023-05-28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段考政治试题
7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英歌是潮汕地区的特色民俗,每逢节庆,各地都会组织英歌舞表演,深受群众喜爱。如今,这一绵延数百年的非遗也在传承发展,改进表演内容、走进学校社区、开发文创产品,在当下生活迸发崭新活力。推动非遗传承旨在(     
①坚定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②创新文化呈现方式,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③展示中华文化的瑰宝,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19更新 | 34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岁寒三友》《牡丹和鹌鹑》……“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成立十周年暨俄罗斯中国画展”上的作品,吸引中俄观众驻足流连。笔墨飞动,妙手丹青,一幅幅极具中国风物神韵的画作都出自俄罗斯友人之手。前来观展的莫斯科市民很喜欢中国画,他们告诉记者,在这里不仅能看到中国艺术作品,还能从绘画技法中感悟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体现出(     
A.不同文化交流能搭起人民心灵契合的桥梁
B.融通不同资源,可以促进文化创造性转化
C.保持开放心态是夯实我国文化自信的基础
D.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2023-05-13更新 | 765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9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由此可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     
①夯实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历史基础与群众基础
②坚定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
③为激活中华传统文化新的生机活力提供根本的途径
④实现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间的思想认同与价值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29更新 | 409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届高三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10 . 2023年春晚让非遗出圈,歌曲《百鸟归巢》中,首次选取南音著名的大谱,曲调古朴幽雅、委婉深情,与演唱有机融合;在不变中求新,采用老歌新唱的方式,融入意大利阿卡贝拉童声合唱,共谱《难忘今宵》。2023年春晚的可贵之处在于(     
①承袭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文化
②鼓励文化交流,加强文明互鉴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兼收并蓄
④以创新为文化的核心,促进文化繁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